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吉林森工临江林业局:抚育补贴大政策 建设绿色大森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钰  2013/1/9 11:28:55

吉林森工集团临江林业局自1946年建局以来,共生产商品材2000多万立方米,上缴利税7亿多元。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林业局,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国有森工企业长期以来想做,却又做不好的事——森林抚育。临江林业局中幼龄林比重大、抚育欠账多、任务重,森林抚育仅凭林业局的一己之力很难完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如同一场久旱甘霖,给林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2009年,临江林业局被列为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首批试点单位。4年来,林业局共完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47.5万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为把工作重心从采伐转向抚育,提高对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认识,临江林业局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和现场交流会,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载体,系统进行相关政策、技术的全员培训,让广大干部职工切实端正思想认识,切实把加快森林抚育、培育好森林资源当作务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临江林业局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对责任落实、生产组织、质量验收、样地设置、成效监测和资金使用作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营林、资源、设计、生产、质检和林场等各有关部门职责,建立抚育工作双责制。从领导开始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每个林场、小班、环节都设立指导监督岗位,由专人负责。

对抚育工作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抚育作业前,做到作业地点、作业方式、作业标准、作业期限“四交代”;在抚育作业中,严格执行 “四书三证”制度;在抚育作业后,实行是否按设计采伐、是否按标准作业、是否作业到边“三检查”。营林、质检部门跟班作业、现场指导,强调事前指导,注重事中检查,减少事后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创新抚育方式是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一是结合抚育生产实际,对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量化、细化,便于实际操作,使规程标准更加实用、好用;二是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科技支撑,对云杉、落叶松、樟子松人工中幼龄林开展弱度、中度、强度3种不同强度间伐对比试验,并进行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的经营试验;三是对在割灌中本应割掉的一部分亚乔木和灌木进行移栽,作绿化苗木培育,既达到了抚育目的,又促进了绿化苗木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

临江林业局还从资金支持、限额使用、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政策配套。将企业生产经费与国家补贴资金归并使用,4年配套生产经费5500万元;每年拿出采伐限额总量的50%以上,优先保证抚育试点的需要;采取激励机制、提前雇工、跨场作业等多种方法,克服当前林区劳力紧张的矛盾;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幼龄林抚育奖惩方案。

试点4年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增长加快、职工就业增收好转、企业发展后劲也明显增强。监测数据显示:透光抚育后,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近3立方米,生长伐提高1.2立方米,全局每年增加生长量1.3万立方米;职工就业年均增加1100人,职工收入年均增加7000元;林业局享受国家补贴5350万元,抚育出材9.7万立方米,企业增收1840万元,林区经济振兴和绿色增长有了盼头。

2012年11月,在广西召开的全国森林抚育经营现场会上,临江林业局是全国唯一一个做典型发言的森工局。副局长林永红说:“培育好森林是我们林业人的责任,森林抚育补贴政策是一件大好事,林区职工群众由衷地高兴,我们一定加倍珍惜这难得的政策机遇,切实把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做好,为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林产品也可以“傍”上品牌经济

青海:经济林产业 为农民铺就致富路

青海碳汇造林先行先试

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打造我国南方森林经营新样板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