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黄勇:上山种油茶带动村民就业致富

来源:央广网  作者:邓文辉 刘从武  2015/5/6 10:39:41

黄勇种茶树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梅麻浆,富甲一方”。这里所说的梅麻浆,就是指宜章县的梅田镇、麻田镇、浆水乡,都是典型的煤矿资源乡镇,八九十年代,这里造就了不少的百万老板,经济活跃度、社会繁荣度高涨。

黄勇,1983年出生在浆水乡温塘坳村,父亲是煤老板,当地许多的“土豪”之一,因此黄勇是地地道道的“煤二代”。对于黄勇来说,煤矿不仅带给他宽松的经济条件、富裕的物质生活,也让他因为煤矿开采引发的征地拆迁、房屋开裂等原因,被迫两次搬家。这两次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山那边搬到山这边,让他记忆犹新。

随着煤资源的枯竭,煤矿的关闭整合,早些年当地经济呈现下滑,热闹的街道冷清了不少,村民生活有所倒退,产业的转型很是急迫。

挖煤,并不能给乡村父老带来富裕、优质的生活,可能还会更糟。黄勇心里这么想。他觉得,受到市场低迷和环保、安全监管的又重压力下,退出黑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时机已成熟。

大学毕业回村后,他并没有子承父业,不愿投资做深入山下挖煤的事,而是选择了开创自己的新路线——上山种树。

他经常看到电视报道中“地沟油、掺假油”的新闻,“柴米油盐”是家家户户生活的必须品,何不种上油茶,让百姓在餐桌前吃上安全可口的油食品?黄勇瞄准了油茶“种植管理容易、受益期可长达60年、经济效益非常不错”的特性,苦口婆心地与父亲商量转向投资。本以为父亲很难同意,没想到听完黄勇的油茶介绍、设想打算,父亲当即同意了。

2009年冬天,黄勇投资300万元,在温塘坳附近的荒山开发了1600亩油茶基地,除了请人,自己也做起了地里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油茶长势很好。来年初,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农林产业公司,他决心好好大干一场。

如今,油茶基地郁郁葱葱。2014年,油茶迎来了首次丰收,3500公斤茶油在宜章、广州、深圳等地销售,一万多公斤茶籽则卖给了一位香港老板,共创收了40多万元,预计今年有可能倍增。“香港老板想我们全部卖给他,还有意愿来浆水乡办厂,现在是我们不想卖哩。”黄勇说。

种油茶,黄勇不仅自己开始赚钱了,还带动了村民就业。“除草、施肥、摘果都是请附近村民,60元一天,包接送和中饭。比在煤矿挖煤干净、安全。”黄勇介绍道。

现在的浆水乡,山上、田间满眼绿意,全乡8000余亩油茶、5万亩油松充满生机。“当年的浆水乡到处是黑色的煤矸石山,晚上矿区灯火照得通亮,比天上星星还多。近几年,涌现了几十个像黄勇一样的领头人,现在到处是绿色风景和绿色经济,又恢复了乡村的平静和欣欣向荣。”浆水乡党委书记邱志勇介绍。8个煤矿2014年再关闭4家,目前只2家矿生产,这个产煤重点乡镇褪去了灰暗的“黑大衣”,披上了亮眼的绿衣裳,又赶上了富裕乡镇的步伐。

日前,记者在温塘坳村油茶基地见到黄勇时,他,放眼望去,青青的油茶树排列整齐,长势茁壮。黄勇抹抹额头的汗珠,看着油茶铺绿荒山,他觉得心里踏实,油茶就是他的绿色梦想。

推荐阅读:

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增强两岸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郁再俭:大山深处写华章 生态经济立标杆

努尔兰·苏来曼:种树治沙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胡气新:发展特色种养引领山村致富

编辑: 菩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