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清杰:心系林农 奉献一生
来源:郑州晚报 2015/6/4 14:21:37
自1980年田清杰被分配到荥阳林业局工作,他就与大山结下了唇齿之缘,与林业有了血脉之情,用青春年华谱写出奉献的诗篇。35年来,田清杰踏遍了荥阳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对全市的林业情况如数家珍,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地图”,荥阳市林业的“资料库”。
虽已年过半百,田清杰依然加强学习,不仅能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工作,还掌握了年轻人都不太懂的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他先后参加过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5次河南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调查。每次调查,他都是小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最认真负责的一位,是年轻调查员们的“主心骨”。
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正值酷暑天,他带领年轻人在烈日下翻山越岭,手上、臂上、脚上甚至脸上都留下了道道被荆棘划破的血痕;晚上加班绘图,早上5点多起床上山测量。两个多月下来,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肤都灼了几层皮。在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中,他带领规划组连续加班7个通宵,终于按时完成任务,受到省林业厅、郑州市林业局的好评。
田清杰具有很强的党性原则,他在工作中严格把握林业管理政策,守好林地“红线”。2014年,荥阳市一个工程项目需征占用林地。建设单位为少交费用,多次试图请客送礼都被田清杰拒绝。他对建设单位讲法律讲政策,帮建设单位办理征林地占用手续,既体现执法的原则,更体现服务的诚意,最终使建设单位按规定如数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使建设单位从对抗拒执法到自觉办理林地占用手续。
不少人对田清杰说,都快退休了,不要那么拼了;还有一些绿化公司和果园开出丰厚薪酬请他当顾问,都被他一一谢绝。他说,我在林业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仍热爱着我的工作、理想和事业。
为提高北部邙岭地区石榴经济效益,他主持了石榴丰产栽培试验研究项目。他还先后编制了《荥阳农业辞典(林业部分)》《荥阳林业志》《荥阳昆虫志》《果树栽培》等林业技术资料。
田清杰不仅是“林业通”、工程师,还是果农心中的田老师。他经常给果农们传经送宝,进行果树栽培管理知识培训,尽量用果农们听得懂的大白话,少用技术用语,而且不厌其烦地讲解,手把手传授,赢得了广大农村干部和果农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推荐阅读:
陈再平:让游客永记茉莉花香
陈龙:茶花园里的根雕爱好者
郑泽新:舍弃公家饭 种下致富花
苏州最有“情怀”的花农 18年栽培一棵“梦”
编辑: 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