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设计之星推荐

姓 名:朱黎青
简 介:朱黎青,唯美景观总经理..

园林名人堂首页 >> 设计之星 >> 正文

李迪华:错误的生态学思想在毒害中国城市建设

来源:南都网  

李迪华:错误的生态学思想在毒害中国城市建设

个人简介: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7月~2010年6月),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2008年~2011年),北京园林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2002年9月至今),《现代园林》编委,《景观设计学》副主编。

主要事迹:

凤凰网:那您觉得生态城市应该如何建设?

认为绿地越多越好是对生态城市非常狭隘的理解

李迪华:生态城市是这样的,这个概念现在也炒得非常热。其实在十八大之前,在1998年开始,环保部,当时还不叫环保部,当时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已经在制定生态城市、生态县、生态省建设的有关文件,并且在全国已经开展了生态省、生态城市建设的评比,我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类似的评比。那么今天讨论生态城市,我想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来理解生态城市,目前在社会上,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是非常肤浅的,停留在笼统的绿地建设上,只要谈到生态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绿地率,种花、种草、种树,就是一个城市绿地越多,树越多,甚至大树越多,草坪越多就是生态城市,这种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正确理解生态城市,一定要回到生态学这个词的本来的含义上来,如果能用生态学的定义这个词去理解城市的话,它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规则。第一是资源的消耗,第二是遵循生态学的基本法则,第三是人,城市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关注人的健康。

那么第一重含义就是生态城市一定是一个想方设法降低包括对土壤、对水,对所有的环境资源消耗的城市,也就是城市建设方方面面都能够帮助降低对这些资源的消耗。第二点就是要遵循生态学的知识和生态学的一些法则,比如建设城市绿地,要把它按照生态学的自然生物群落的方式来构筑,那么城市的绿地应该是按照自然生态恢复的程序,当然需要人工的干涉,但是主要是要遵循生态恢复的过程来进行恢复。然后就是人是城市的主体,所以生态城市建设最关注的就是人的健康,城市有再多的绿地,但是人没有干净的水喝,人没有新鲜的空气,人吃不到放心的食物,这样的城市就不能够叫生态城市。在生态城市概念里边,我觉得今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者说最需要关注的一个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它既是资源,也是我们环境的一部分。从资源的角度我们要想方设法节约利用,节约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从生态的角度,我们要想法按照生态学的法则来利用这个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而从人的生活的角度,要把城市变成一个宜居的环境,而不是按照这种非常庸俗的审美,机械化的观念去理解城市的土地资源。

凤凰网:就您刚才提到大家好像对绿化率有一种盲目的追求,那您能不能概括性总结一下,目前咱们在这个绿化生态建设上有哪些认识误区?

李迪华:理解城市的绿地率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人是从自然进化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跟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是协同进化的产物,所以从心理的角度,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的,而且越是在大城市,我们离自然越远的时候,我们越会依赖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城市中一定要有绿地,一定要有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城市中一定要包含自然环境。

凤凰网:那是不是绿地越多越好呢?

李迪华:从这个层次出发,当然是绿地越多越好。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是,人毕竟是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的生物,而城市它既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的人工环境,更是一个经济的载体。所以城市除了有生态的功能以外,它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起居功能,经济功能,生产功能,所以城市建设一定要维持这些功能的平衡,也就是说绿地多了,那么城市的生产效率会降低,绿地多了,人的生活可能不方便。本来城市绿地少,那么城市就会变得很紧促,从城市的这一点移动到另外一点就会很方便。所以城市它还是这样的一个大量需求的平衡体,只要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考虑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城市绝对不会是绿地越多越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同样一块绿地,从生态的角度去考虑它,要让它发挥生态功能,那么这块绿地是让它保持在乡村,还是把它放到城市中去?哪种方式它更能够发挥它的生态作用一些?那一定是放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误区就是,一方面强调城市绿地越多,生态越好,环境越好。另外一个方面忘记了我们是在把城市郊区还有乡村本来环境生态非常好的自然的绿地或者农田,把它变成了城市的人工绿地,也就是说消灭了很好的生态功能,然后把它变成了一个需要人工去维护的,没有多少生态功能的一块城市人工绿地,通俗地说我们破坏了真的生态,然后在城市中建设了假的人工生态,所以我想绿地一定不是越多越好,它是一个平衡,要去理解什么样的生态是一个真的生态。

中国国家的城市绿地建设实际上跟国家的大政策有很大关系,在1992年建设部颁布了一个文件,在全国开展园林城市评比,园林城市的标准将中国城市的绿地率作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指标。最新一版的园林城市标准规定,城市的绿地率要占到不低于31%。我不知道这个指标是怎么来的,但是我可以大胆的说这个指标是非常荒唐的,这个荒唐有几点。首先一点是,比如说中小城市,因为城市很小,走几步就是乡村,就是郊区,城市中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绿地,周围的乡村、郊区就是城市大花园,城市是被这个自然给包裹着的,干嘛要拿出不低于31%的城市土地来建绿地?第二,对大城市,越是大城市,它的土地的经济价值越高。

越是大城市越是不能够把这么多的土地拿来建绿地。最后一点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无论城市中建多少绿地,城市中的绿地都没有办法解决他们对于绿地的心理需求,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他们真正需要亲近自然,那么他们一定要离开城市到乡村去走进自然,到中小城市去休假、去度假。所以城市的生态问题,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并不需要依靠人所工作或者生活的那个城市来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全面的观念,否则的话我们会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

凤凰网:您刚刚提到园林城市建设,当下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准是怎样的?

园林城市不是生态城市,是反生态的

李迪华: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是这样的,园林城市不是生态城市,甚至于园林城市是反生态的,就刚才我这些论证我想能够说明,它是反生态的,是和生态城市建设是违背的,它跟很多的生态学思想,跟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是相违背的,跟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同步发展的城市,是相违背的。

凤凰网:当下政府对生态城市评判标准是怎样的?

李迪华:坦率的说,这个标准并不成熟,环保部门制定的生态城市的标准,主要强调环境污染治理,我去访问过一些达到了环境保护部的生态城市要求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些城市的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在城市绿化建设这些方面,基本上是园林城市的标准,所以应该说是乏善可陈。在我看来,一定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是一个地理气候条件差异非常巨大的国家,所以这样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朴实的生态城市的标准,而应该是每一个地方都结合自己的地理气候条件,自己的城市规模,自己的经济条件,还有人的生活习惯来制定自己的生态城市的标准。

凤凰网:现实中是很多城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制定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您如何评价?

李迪华: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从来不缺好的政策,而且是越往上走,好的政策越多,但是越往下走,中央的这些好的政策不能够变成政令行动,所以有一句带有调侃的话,叫做“中央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这是一种调侃,但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这些好的这些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政策为什么得不到充分的落实?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