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锁平:企业管理应与行业发展有机衔接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个人简介:
姚锁平 高级工程师,江苏山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句容市第八届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曾担任"中山陵园风景区前湖景区沿湖景观绿化工程"、"徐州大黑山山地绿化工程"、"宝华镇营风及下蜀镇惠民山废弃采石宕口环境治理工程"、"射阳港发电厂90亩盐碱地绿化养护工程"、"昆山同周公路绿化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经理。2008年获得"句容市科技进步创业奖"。参与的"无土草坪高新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农业部2009年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承担的徐州云龙山东绿化景观工程获得2010年江苏省风景园林绿化优秀工程奖。
主要事迹:
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记者:目前,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是很多企业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
姚锁平: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实施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施工企业如何面对信息化,施工企业信息化体系架构怎么做,具体方案怎么实施,是我们园林施工企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制定企业信息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标准,培养员工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并通过提高信息化的实际效果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改进。
企业通过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企业综合业务的科学管理。
记者:作为一家有着自身科技研发力量的园林工程企业,能否谈谈如何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准与实质性效果?
姚锁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企业的产品是不是国家标准的水平,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向产业化转化。
技术创新工作以形成技术标准为出发点,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技术规范、技术导则和技术标准,指导公司产品生产销售和施工建设,发挥科研与技术创新工作的最大效能。建立规范化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企业应当有建立有效的技术和产品认证制度的规划。认真贯彻国家、行业标准各项制度,加强建设工程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各项认证,形成正确、可靠的产品评价,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规范产品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展示企业在建设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推广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应用,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做好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重点中间试验和示范工程的安排,为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创造充分的工程条件。发展新科技,并形成由技术创新突破带动的新兴产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内重点工程的市场竞争。实现各项科技成果的转化,扩大重点技术和设备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
记者:最后,请谈谈员工的管理经验。
姚锁平: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各项科研成果的绩效评价体系。遵循科学性、可用性以及可控性的原则。遵循"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原则,形成各个指标的量化数值,进而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科学的评价,形成操作性和实用性较高的评价数据,以便制定更加适合自己的创新策略。员工考核是员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调动和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选拔和发现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评价体系本身还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完善。
随着建设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涌现,园林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应当综合分析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的新动态,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整合各方的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成果的迅速产业化和商品化。以精雕细琢的施工工艺、科学的管理方式,朝着节约型、创新型园林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推荐阅读:
林鹰:艺术离规则到底有多远?
肖建忠:提高学术科研水准 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
李铁:城市公园化不代表绿色城市
古典建筑师鲁杰:建筑这个微缩的宇宙
编辑: 应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