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格:每个城市都有他的紫禁城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胡隽欣
个人简介:
刘太格,新加坡人,1938年出生。现任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随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1965年毕业,并获颁帕森纪奖。1969年加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1979年任建屋局局长,1989年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在他的领导下,重建局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图的调整方案,国内外都认为这是一套具有前瞻性而且切实可行的发展指导蓝图,也是一套能引导新加坡迈向一个卓越现代城市的规划方案。
主要事迹:
刘太格
新加坡的古建筑只有100多年,我们当作宝贝留了下来,在中国,几千年的都可以随便地被拆掉。所以我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每个城市都有他的紫禁城”。
保护山川、保护古迹、尊重地貌就是要带着与土地“谈恋爱”的态度。讲这句话大家都听得懂,但是在规划时忘了这个事,比如这条路太麻烦了,直线就画过去了。
中国城市规划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赶。
城市身份的理念在中国不很明显。几乎每个城市都要变成北京。其实每个城市都尊重他的身份,游客到中国来,他就会不断地看到不同的城市。如果每个城市都有天安门广场,我去北京看了就可以走了,都是一样的。
3月6日,“两会”上传来最新的城镇化消息。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顺利的话可能上半年出台。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这个数字表明,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潜力和余地。最近一段时间来,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然而,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李克强曾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其中,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新加坡被公认为是可持续和宜居的“花园城市”,它出色的城市规划功不可没。作为“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也是中国很多城市的规划顾问,他深谙中国城镇化,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带着与土地‘谈恋爱’的态度”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高层最近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您怎样看待这一表述?
刘太格:城市化的趋向是不可避免的,欧美80%至90%的人民住在城里,中国刚过50%。因为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好,收入比较高,人才交流比较通畅,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会比较快,所以城市化是必定要面对的。因此,你们政府重视城市化,重视规划是好事,不过就是要把理念抓清楚。城市化后面的很多工作是看不见的,规划要做得合理,基础设施要做到位,人民的生活、教育、就业的机会要制造出来。在这基础上才谈城市的形象。同时,要尊重山川、尊重历史、尊重地貌,而且不要盲目地认为城市特色只靠建筑设计,所以这几方面都要配合。同时在这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法制化、合理化、程序化。
Q:您曾说过城市应该各有各的风格,不能全跟北京、上海一样,到处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那么,您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呢?
A:政府很希望把城市做得有特色,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而且可以做到,不过方法要正确。一般城市领导的方法是通过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来取得城市的特色。正因如此,中国城市变得有点杂乱,因为每个人都要标新立异,要求建筑师做奇形怪状的建筑,最后整个城市尤其是中心区就变成一个“建筑杂货店”。这个理念不正确,因为城市的特色不仅仅是靠建筑设计,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不应是奇形怪状的,而应该有经典的味道。为什么故宫到现在还受人欢迎、尊重,就是因为它有高度的经典的优美。
我觉得一个城市的特色,最主要靠三件事。
第一尊重自然环境。世界没有任何两个城市的自然环境是一样的。很多城市都要改造环境,一改造,把河道变成直线,把山铲平,所以这个特色经常没有被注意到。我经常说保护山川、保护古迹、尊重地貌就是要带着与土地“谈恋爱”的态度。讲这句话大家都听得懂,但是在规划时忘了这个事,比如这条路太麻烦了,直线就画过去了。要尊重土地,把它当作是有灵性的东西。很多中国朋友来新加坡,问为什么你们的路直线的很少,我说,一方面我尊重地貌,有河道、有小丘陵我要避一避,不要把他们切掉;另一方面尊重地权,有些原来的建筑很不错,我稍微让路拐一点,这栋房子就不需要拆迁,也避免了浪费。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