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袁华:精于雀舌 忠于传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周志培  

袁华:精于雀舌 忠于传承

个人简介:

袁华,通派盆景蟠扎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直专注于雀舌盆景的研究,将通派乡土盆景发扬出去,传承雀舌盆景文化。

主要事迹:

袁华喜爱盆景的缘由,并非偶然。他的祖辈都是盆景爱好者,受家庭影响,袁华年少时就跟随家人学习盆景制作技艺;成年后他常与同行交流技艺,与通派盆景艺术家朱宝祥共同探索盆景之道,尤其是在雀舌提根方面颇有研究。

雀舌罗汉松是江苏南通特有的盆景树种,叶片细短形似麻雀舌,故称“雀舌”。它是老一辈园艺爱好者经几百年从罗汉松的变异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生长缓慢、造型后不易变形的特点。它姿态多样,可清奇可古朴,深受大众喜爱。

袁华告诉笔者,盆景制作需要时间打磨和沉淀。一盆好盆景在苗期就要“谋篇布局”,把大致的模样在心中描绘出来,挑选好的胚苗进行人工培育,因为毛坯的养护与后期盆景根系生长、枝干走势、叶片布局息息相关。

盆栽的雀舌从苗期就在盆中生长,与地栽后再上盆快速培养的雀舌有很大的差别,这决定了雀舌盆景的品质。

因此,袁华在雀舌盆景养护方面也格外讲究,逐年换盆,两到三年提一次根,从而让根部变得粗壮,根系更发达,根与干协调优美,整体造型会更出众。这样精工细作的雀舌盆景,是市面上那些粗糙盆景无法匹敌的!

另外,袁华认为,人工培育的盆景更适合大众,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虽然山采的原生态盆景,形态自然放纵,无人工气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让人不由得喜爱,但是山采的盆景不易成活,还会造成山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

但如今有一个现象让袁华痛心,通派雀舌盆景已有衰败之势。

在交流中,袁华道出雀舌盆景衰落的原因。本地苗农把雀舌商品化,无论从盆土、养护,还是造型方面,苗农提供的雀舌品质都较差,喜爱雀舌的顾客将它买回去又不会养护,不出一个月就会枯死,让喜爱它的人也不愿意购买了,久而久之,整个雀舌市场就萧条了。

市场上大多数雀舌盆景都是粗制滥造,精致上乘的雀舌盆景少之又少,部分苗农只是肤浅地看到经济价值,而看不到文化价值,但实际上艺术化与商品化是可以并存的。

袁华表示,要想提高大众对盆景文化的认知,首先要学会养护,其次是懂得欣赏,最后才是学会制作。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在盆景养护、知识宣传和科学技术上都超过我们,在盆景理念方面的思想更完善。最重要的是日本国民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一个好盆景传承了几代人,这就是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袁华说。

目前,袁华在花木大世界(如皋)国际园艺城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艺林苑,他想借助这样一个良好的花木大市场、花木盆景旅游平台、盆景文化传承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派盆景,理解雀舌盆景文化的内涵,体会到养护盆景的乐趣,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扬通派盆景,把雀舌盆景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南通的特色盆景,我们不应当任由雀舌衰落,反而要重振辉煌。”袁华说。


推荐阅读:

张志奇

柯成昆:闽派盆景是一生的守护和传承

任保青和他的珍稀植物世界

曹季德:一盆一景一世界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