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尹伟伦,生物学、森林培育学家。1945年9月18日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198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64.09-1968.07,北京林学院林业系学习。1968.07-1993.09,北京林业大学工作。1993.09-2004.07,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4.07—2010.8.18,担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植物生理学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事迹:
天天都要有精气神儿
尹伟伦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十年为单位,划分成了若干阶段:读小学、中学大体十年;经历动乱十年;读研究生、留校作助教十年;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十年……。值得羡慕的是,每个十年,他不但没有虚度,而且还都活出了“彩儿”,都使事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上第一课时的情景,讲的是“林木的光合作用”。他希望自己就是一棵树,默默地在奋斗中吸吮着营养,积蓄着力量,在不肥沃、甚至瘠薄的土地上生根、生存、生长,不但把绿荫献给大地,还吸收二氧化碳,把宝贵的氧气献给人间。
当然,当年的学生们也还记得他这位老师。一位北林大毕业生告诉我,当年还是助教的尹伟伦就多次提醒学生们,本科毕业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起码要争取继续读硕士学位,追求进步与超越,才会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许多人都说,他的身上总是带着股“精气神儿”。这得益于他良好的心态。他的成就感来自对事业的追求。他把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作为自己的幸福。这样,每做完一件事情,他都会感到满足、感到欣慰、感到又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尹伟伦把奋斗当成动力,学会享受奋斗的愉悦和快乐,从而获得了充实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他培养了5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了80多篇论文,出版了12部著作,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荣誉称号。
在寂寞中奋斗,在奋斗中崛起,在崛起中寻找新的奋斗目标,为了一个个新的目标继续承受寂寞。这就是他,在一个又一个十年中写下的工作日历和人生日记。
每走一步,都要看准方向
人和人相比,智力没有太大的差别,勤奋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还要审时度势。在学术上也是这样。否则,就会走弯路。尹伟伦每走一步之前,都会静静地思考,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学术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有限的。他的体会是:如果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就很难做出成果。
他在前进中不断寻找自己的方向。根据多年的体验,他找到了自己的“准星”和“缺口”。这就是用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着力解决林业生产中亟需的问题。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学科难点问题的有机结合,成就了他科研的一个个目标,也给他一张张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尹伟伦认为,仅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实的学术基础,恐怕是很难作为的。特别是林业研究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必须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林业生产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反之,仅仅从生产到生产,也很难说清楚技术的本质,很难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尹伟伦具有较好的植物生理基础,在植物开花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而林木的良种繁育是生产中悬而未决的难题。他早期的科研工作,就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成果,推动了林业生产。
植物的死活判断及忍耐干旱、盐碱的能力问题,是长期困扰生产的一个大问题。他发挥自己对细胞生理代谢基本规律熟练把握的优势,培育出了一大批抗性极强的新品种,并对其抗性实现了定量评价,获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他将植物生理上的光合作用、代谢机理,和杨树造林实践紧密结合,在杨树丰产栽培生理研究领域,填补了空白。
于是,尹伟伦的名字和6项国家奖、15项省部奖连在了一起。他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有:研究建立了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体系、植物生命力判断技术、茎尖监测根系功能技术、植物抗旱抗盐能力定量评价技术、利用光合性能早期预测速生潜力技术、人工促进良种园开花结实技术、按生命需水程度精准节水灌溉技术。
首创抗旱抗盐能力定量评价技术,测定抗逆极限值,选育出抗逆良种52个,在“三北”地区造林200余万亩;
提出了利用电信号定量测定干旱引起细胞膜损伤导致透性变化的技术,发明了植物活力测定仪和壮苗筛选生理指标体系,建立了从生命力鉴别苗木死活、筛选壮苗技术,使成活率提高了23%、生产力提高了15%;
研制出了抑制茎生长,同时促进地下根生长的反向调控技术,提高了根茎比,提高了苗木质量、抗旱抗寒能力、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而且节省了修剪劳力,为旱区节水、省工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技术;
推荐阅读:
赖特:建筑设计——钟爱一生的工作
况平:保护三峡珍稀植物刻不容缓
张福昌:稻田改变了我们对景观的认识
赵庆泉:盆景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