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云花培育26个新品种 建知识产权体..
·世园会系统报道 沈阳凭什么突破地..
·成都:荷兰专家将来蓉献策“乡村..
·“土味”醉人 花木、生态旅游吸引..
·翠华园艺鲁荣华 斗南花农全国首买..
·小秤砣压千斤——枸杞产业跨越发..
·KIFA“华兰”与种植者共创“三赢..
·昆明“杨林飞燕”干花产品俏销国..
·朱廷:如何把运苗破损率从5%降到..
·“美兰”公司开始试种新西兰“彩..
第一桶金More...
·能吃的花店:“美丽花束”让人一..
·小小草绳变废为宝 奉节移民致富商..
·香港:婚宴花饰前景看好 拟加入市..
·花鸟鱼虫入菜来 “鲜花盛宴”空降..
·千元创业:说话玫瑰——创造财富..
·从宠物花卉再到爱情魔豆 礼物当中..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蔷薇果观赏能赚..
·蔷薇果用途多价格好 产业发展快速..
·流行元素:如何正确地食用鲜花菜..
·上海向日葵店:网上订购寻突破 增..
经典案例More...
·记湖南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含笑花即将两度开放 让专家大为吃..
·让绿色走进千万家 汪传龙自办苗圃..
·花城“洋兰王子” 家种兰花逾千种..
·甘做苗木试验田 成为花木业的晴雨..
·北京植物园工程师张毓 让大花杓兰..
·潍坊金丝达集团大力发展绿色苗木..
·绿播家乡——记无锡市十大杰出青..
·经纬园林:向苗木生产规模化和标..
·村民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 王茂春专..
  园林商人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鲜花港设“一米线”,花展需要设防吗?
来源:新闻晨报  日期:2006-3-28

    主持人的话 
     
    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各个公园的花展也在这个季节别起了苗头。长风公园推出了名贵的郁金香和奇花异草,不过出于养护的目的,工作人员或是给花围了栅栏或是在一米外拉出了“防线”。而此次共青森林公园,为了方便游客摄影留念,取消了赏花“一米线”。自然与人的距离近了,对游客的素质要求则高了。你认为公园应该取消赏花“一米线”吗?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一个文明游客呢?
    
    不取消为好
    
    □张家咏41岁职员
    
    我酷爱花卉摄影,从摄影角度来讲,取消赏花“一米线”,给花“松绑”,能让人与鲜花“零距离接触”是个好消息,但从能让更多的爱花者欣赏到完美花卉的方面出发,还是不取消“一米线”为好,这是无奈之举,也是有些“拈花惹草”者自己作孽所致,怪不得他人。
    
    记得一年前,听说有菊花展,很想去好好欣赏一番,拍摄几张得意作品,参与摄影比赛,可苦于工作忙,一直等到展期结束前两天才如愿以偿。没想到,一走进花展满腔喜悦瞬间被眼前的“稀毛癞痢”场景一扫而光,由于不甘心,于是找花展主办方寻求答案,工作人员一脸烦恼相,“原本我们算好的,花期能完全确保展期内不管早来还是晚来的赏花人都可赏到,可早来的赏花人太‘爱’花了,弄得损耗严重,我们已调换了好几次了,还不能保证展期末前来赏花人能赏到完好的花卉,管也管不住。”听后我也只能认命自己没早来,打那以后,这次教训永记心头,一有花展我就想尽办法“抢跑道”赶早不赶晚,“领先一步”目睹花卉的风采。
    
    花期本来就有限,还要遭受一些人的“爱的摧残”,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在尊重更多人能欣赏美丽的花的前提下,对其保护一下是符合实际的,对大家也是一桩公平之事,等到人人自觉爱花气氛形成后再给花卉“松绑”也来得及。
    
    “一米线”若有似无
    
    □万小姐33岁公司职员
    
    上周五去森林公园,一路上游玩过去,发现有不少人确确实实地在“踏青”。有人为了抄近道直接从花丛上踩踏过去,有人为了拍照好看,摘了小花戴在头上或拿在手里。散放在室外的花,都是没有防护线的,容易遭遇不幸。摆放在室内的花,虽然有栅栏保护,但也逃不过那些摧花者的荼毒。跨过栅栏,蹲在花旁拍张照,“一米线”根本拦不住那些想要“零距离”接触的游客。而且只要有一个人跨过了这条线,就会有接二连三的人跟随着破坏“一米线”的赏花规则。
    
    “一米线”对不少游客来说可以说若有似无。我觉得在花卉旁边加设一些劝阻的宣传画,用交流的口吻提醒游客:花卉正在养护期,爱护花草是每个游客应尽的“游德”。看到有人故意跨越“一米线”,应该有工作人员站出来及时劝阻游客,明确告诉游客这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否则游客会觉得违规也是无所谓的。“一米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以游客的自愿遵守为前提的,如果有人不遵守,为了保护花草,公园应该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措施,而不是等待“一米线”来发挥作用。
    
    分区域,“亲密接触”
    
    □Paul45岁IT高级经理
    
    天气爽人也精神,上个周末我叫上太太和女儿,呼朋引伴地赶去森林公园徜徉“花海”。春风扑面,花香撩人。可让我感到有点吃惊的是,公园的花卉观赏区内几乎看不到任何“警戒”的标志,甚至在名贵花卉的展区,“一米线”设置也在园方“亲密接触”的创意下,被“友好”地取消了。熙熙攘攘的拍照人群让一些“出彩”的景点变得拥挤不堪,小孩们打打闹闹,一只小足球飞过来,险些击中女儿头上那漂亮的“花蝴蝶”。我们一闪躲过去了,可边上的一支支郁金香却“不幸中弹”。我立马上去劝阻奔跑吵闹的孩子,可那位不领情的家长却嘴里嘀嘀咕咕怪我“多管闲事”。
    
    记得在欧洲工作的那些年里,我也曾多次兴致勃勃地“探访”过海外的国际花卉节。与我们国内普遍采用的“一刀切”做法不同的是,他们通常会在观赏区域设立“一米线”标志,大众化区域内则可让游客们簇拥在花丛里“亲密接触”,而在名花异草的展区,则有专人“严加看管”,一切是那么井井有条,即便是可以尽情“与花共舞”的地方,喇叭里低声播放着“游客须知”,展区醒目处也树立起标示牌劝告游客遵守不扰人和珍爱花卉的规矩,管理工作让人看了啧啧叫好。人与自然的完美对话,原来可以这样完成!
    
    如今,沪上的某些花展里少了“一米线”,我们却多了一份担忧。我完全理解公园方“善解人意”的良好初衷,但是如何把好的创意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步骤,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我们还得事先细致地做好“功课”!
    
    不让“一米线”隔断我与自然
    
    □Voice25岁会计
    
    上周我刚去拜访了鲜花港。去看这些花展,我就是冲着感受春天的气息,与自然亲密接触而去的。如果在我与自然之间有人为的隔阂,会让我觉得不舒服、有拘束、不尽兴。
    
    我觉得只要公园方面管理得好,是可以避免人为破坏的。去年我去参观桃花节的时候,人流量实在太大,人挤人,大家都抢着拍照留念,急着拍完照快点走人,以至于人挤花,花花草草有意无意地受到碰撞、踩踏。而这次去的鲜花港,地方宽敞,游客井然,给人与花都留有足够的空间,有秩序了,花卉受到损害的可能性相对减少了许多。而且我几次参观下来,发觉周围的“采花大盗”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是赏花去的,要拥有一支美丽的花,现在花两三元便能在路边买到,也不必花几十元的路钱与门票特意跑一趟。我周围大多数人花了时间与金钱,就是为了真切地体验与自然花草亲近的美好感受。“一米线”的存在不仅仅隔离了人与花,而且给游客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大家赏花游春的情绪在“一米线”外会拘束、放不开。 
    

分页:[1] [2]

编辑: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