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家》:对土楼的研究,除了梳理其发展历史、剖析它在形态、技术、居住方式上的特点之外,也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它的保护与开发。在这方面,您认为有哪些问题是亟需关注?
黄汉民:现在土楼游升温,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福建土楼名气更大了。到土楼旅游的人最近猛增,游人多了,保护就是一个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一些人热心申报世界遗产不是首先从保护文化遗产、保存历史记忆出发,而是指望名气大了开发旅游多赚钱。旅游开发可以增加收益、促进保护,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往往会走偏了,过度商业化导致传统的乡土气息、人文气息变了味,把历史文化遗产这个宝贵旅游资源给毁了,还怎么可持续!
现在我们福建土楼不同于一般的古建筑遗存,它是一个活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还有人居住在土楼里,住在土楼里的人当然也有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现在土楼里头没有现代卫生设施,怎么帮他们改造,又不造成破坏,把人留住,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不然的话很多人都搬出土楼,土楼里没人住,空了,活的遗产就变成死的遗产,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设计家》:根据您的实践,哪些当地传统民居里的一些智慧和技术可以运用到新建筑的设计里?
黄汉民:如果在建筑空间上做文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气候的适应。虽然现在社会在变,什么都在变,但气候相对比较恒定。适应当地的气候,这是体现地域特色很重要的一方面。关于这点,我们从地方传统民居里可以吸取很多营养。传统民居是千百年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它就是适应当时当地的现实需要,就地取材,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并适应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的产物。比如福建闽南传统的“手巾寮”民居、“竹竿厝”式民居,面宽小、进深大,院落、天井层层深入,并以窄巷串通。大小天井日照时数差异所产生的温差,形成空气的对流,窄长巷道的“拔弄风”,加强了穿堂风,有效地调节了室内温度。这是传统民居适应地域炎热气候的一个典型实例。
再有你要体现建筑的地域特色,就要利用好当地的建设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地方材料。当然我们并不排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但传统建筑对地域建筑资源最佳利用的精神理念要很好地传承,就能创造出新时代有地域特色的新建筑。
《设计家》:请您结合几个设计项目,来具体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探索。
黄汉民:80年代初,福州西湖整治改造,我们院分配到了一个景点的设计工作,叫“古堞斜阳”。基地在西湖边,文革时这里是一个猪圈,基础立在水中。新建筑要利用原有的基础,又不能把水都排干了来施工,限制条件很多。我把之前已备好料的黄琉璃瓦屋顶的方案彻底否定了,采用仿福州最有特色的曲线型风火山墙的形式设计了一个新景点。我记得当时回清华参加一个活动,我放映了这个景点的幻灯片,学生们都挺感兴趣,说这个很后现代嘛,其实很多是仿古的地方形式。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没见过福州民居的风火山墙是什么样。
80年代末,我设计“福建省物资贸易中心大厦”。大厦位于地段十分窄小的十字路口,建筑后退,形成前广场,为避开微波通道,建筑取高低错落的形式,为达到规划对建筑总高度的要求,客房标准层巧妙地作挖空处理,既避免了西晒,又增加了层数。屋顶女儿墙采用变形与简化的福州曲线型风火山墙。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高层建筑中表现地域特色。用最简单的小方窗马赛克贴面外墙,用最低的造价完成了一个三星级酒店综合楼的设计,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设计家》:新建筑地域特色的探索,在您的设计中能完美地实现吗?
黄汉民:说实在的,一个“难”字贯彻始终,能如意实现的十分有限。比如说做福建省图书馆设计,第一轮投标时我们入围了,当时也想探讨福建地域特色的现代处理。后来我们发现业主比较喜欢玻璃幕墙,所以只好违心地做一个玻璃幕墙的方案,其实是最不合适的,但它中标了。后来省长指示:现在90年代了,要有90年代的水平。我就趁这个机会把它都改了,不搞玻璃幕墙了,应用一些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建筑语言,适应地方的气候条件特点做了一些探索,只遗憾因造价太低,又由第三方代建,改用廉价的替代材料,景观施工更不到位,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当时也有不同意见,也许北方人看这个建筑,觉得怎么这么花哨?但在福建闽南、莆田一带,就喜欢花哨浓艳的色彩,可能受东南亚文化的一些影响。所以不能用个人的喜好来评价,要看当地老百姓喜欢不喜欢,因为毕竟是他们在使用。设计一幢建筑,要使你觉得它只能生长在这个地方,搬到别的地方就不合适了。这就是我的原则。
《设计家》:当地建筑业界的生态,是不是也影响这种设计上的探索?
黄汉民:福建比较闭塞,观念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受制于两岸关系又被边缘化,建筑投入不足,制约条件很多。建筑创作,一个要有好政策,一个要有好的业主,再加上好的建筑师才能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说要善于抓住机遇,或者想方设法去说服业主接受你的观念,费尽口舌之后能实现多一点就不错了。前两年《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过程就是一例,我们考虑了闽台的传统习俗、审美心理与特殊喜好,利用闽南特有的红砖、白石、瓷片等地方材料,沿用地方独特的传统工艺,如红砖拼贴、瓷片剪粘、“出砖入石”等等传统做法,以现代的手法加以表现。从建筑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形象,近二十轮修改真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通过。然而由于个别筹建处领导为创政绩,不顾质量赶工期,室内外装修设计被无端篡改,种种的不尽人意可谓“还没累死先被气死”。如今不得不再花大钱整改挽救。好在建筑大轮廓还是守住了,建成后的大效果还是得到广泛的认同。泉州人把它看作标志性的建筑而引以自豪。可人们怎么知道其中建筑师的酸甜苦辣。一句话,建筑创作的生态环境不改善,建筑精品的出现就是不可能的。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