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第一桶金More...
·李秀建老人:靠养花增加收入 一年..
·木槿花生产成为龙泉市农民致富的..
·宁河北沟村:种植百亩花卉收入二..
·李洋:“苗木之乡”的“新萧山人..
·杜秀莲:幸福的日子从鲜花开始
·杨斌:白手起家 看创业富豪如何赚..
·徐云凯:农庄村农民种植贡菊收入..
·培力:“种花大王”在斗南的事业..
·王丽梅:山乡花开酿芬芳
·朱家英:从普通农民到苗木经理的..
前车之鉴More...
·宁波:鄞县龙观乡东岙村发展桂花..
·纪实报道:邓志强和他年赚三四十..
·田淑华:买树卖树学问大 仔细经营..
·江西:“油茶状元”刘立云
·金钱树能“生钱”,乐东佛罗镇农..
·番禺40岁农民何汉忠:十年白粉仔..
·徐小峰:一位花店职业经理人的困..
·傅阳海:社区里的绿色使者(图)..
·刘滨谊:对园林教育规范性、多元..
·记玫瑰大王杨崇礼:脚踏实地种花..
经典案例More...
·成仿云:漫谈东西方植物园文化
·鄞县李岙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花..
·周条姑:萧山残疾人发展苗木种植..
·兰州:西固百合走出杀价困局
·调整洗牌——花卉企业应对国际金..
·琼中农民发财致富有妙招 兰花下立..
·斗南王永伟:种花“种”出个产业..
·不当经理去种树苗 一位大学生农民..
·李明园:安吉老人精心筑梦“后花..
·记湖南益阳绿海园林有限公司董事..
  园林商人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三亚田独村民:种外来玫瑰 念自己生意经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红卫  日期:2008-12-24
    中国园林网12月24日消息:时下,我国北方已进入隆冬季节,内地的玫瑰花也大都凋谢了。但在三亚市田独镇大茅村的兰德玫瑰园里,盛开着的玫瑰花,却依然绽放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爱花人士前来观赏。

    兰德玫瑰园占地近百亩,园内现育有白色的坦尼克、粉色的戴安娜和贝拉米、大红色的卡罗拉、黑红色的黑丝绒等116个品种。6万余株玫瑰近日盛开,在冬日的阳光中显得异常娇艳。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们这儿外来的玫瑰也会念经呢!”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副经理乔顺法说的是生意经。他告诉记者,兰德玫瑰园的玫瑰品种大多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花的发枝力强,成花的花色、花形及花茎的长度都达到了出口销售水平。而且,他们与田独镇的农户采取“公司+农民”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公司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指导,生产出的玫瑰鲜切花全部由兰德公司包销,农户从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无后顾之忧,非常有利于三亚花卉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兰德种业拥有庞大的营销网络,与泰国和我国昆明等花卉产区都有合作关系。”田独镇镇长季端荣说,玫瑰花产业前景不错,兰德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高,镇里正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兰德示范基地,引导农户成立玫瑰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花卉种植致富,把大茅村打造成“玫瑰村”,把田独镇打造成“玫瑰镇”,使田独成为名副其实的集花卉旅游、民俗特色、浪漫风情于一体的旅游镇。

    据了解,田独镇目前已成立了三亚沙塘玫瑰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亚镇松玫瑰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投资250万元在安罗建成50亩的田独镇玫瑰花示范基地,计划带动老百姓种植玫瑰花400亩,按每亩地产鲜切花75000支,按每支批发价1元计算,每亩地就会有2万元以上的产值。

    “以后别人问我是哪里的,我回答是玫瑰村的就行了!”大茅村村民李海芳告诉记者,他相信玫瑰村、玫瑰镇一定会成为天涯的品牌。



  龙海日出农业总经理朱跃进:弃医从花向海外市场跃进

  访谈: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谈松材线虫病防治

  
成仿云:漫谈东西方植物园文化

  北京上庄镇八家村星华种植基地经理刘淑华
编辑: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