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变盆景作插花 火棘钱景红彤彤
·租鲜花享受品位生活
·魏积泉的投资心得:评价盆景要“..
·李登平:“捡来”石榴条花开满枝..
·云南“不老鲜花”畅销海内外
·欧冠芬:执着不懈,将水苔远销欧..
·黄金果有“钱”景 规模种植请教专..
·娇艳玫瑰只看不卖,“创意”更值..
·别样花农陈守良
·国外花卉市场中的“万圣节”商机..
第一桶金More...
·穆江东:种荷兰香水百合的大学生..
·王显艳:在自主创业的花海中畅游..
·刘玉培:二百元造就的百万“花老..
·王志国:独特花卉工艺品赚得百万..
·韦志祥:把泥巴“卖到”世博会
·孙进存:帮苗农找市场 在乡下学创..
·大学生回乡创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刘荣华:成立花卉苗木合作社富群..
·张毓:小野花做成大事业
·七个大学生让玫瑰会“说话”
前车之鉴More...
·石家庄:花卉大棚被压塌 花农遭损..
·刚种下的牡丹被挖走 含笑不翼而飞..
·卖“一枝黄花”是助纣为虐
·常州:滆湖边价值12万的6棵红枫树..
·名贵桂花树一夜被砍 谁下的黑手
·二十八棵“超高”大树被卡桥洞,..
·六安:230亩基本农田变园林
·义乌:一花木种植户获19万元保险..
·云南黄莺花被禁种5年,今正本清源..
·千万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园林商人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中国水仙花农做足“国际功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林国瑞 郭东福 黄国轩  日期:2009-11-19
    作为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百花村花卉交易会”十八日也在福建龙海九湖镇举行,吸引来自荷兰、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客商当天与当地花农达成了近六千万元人民币的购销协议。九湖花卉再次热销国际市场,越来越红火。

    福建省龙海市九湖镇因气候、地理等缘由,自古为花果之乡,也是中国水仙花主产地。目前,当地已形成以百花村为中心,连接邹塘、琪塘等八个村的花卉生产基地,种植有各类花卉品种一千多种,包括棕榈植物、花卉盆景、榕树盆景、仙人球、绿化苗木等系列,其中有三百多个品种能够批量生产;花卉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达到四亿多元。

    “以往我们是走街串巷的‘挑担吆喝’,如今则是国内国际潇洒走一回。”花农朱跃宁言简意赅,却一语道出了当地花农的成长历程。

    据介绍,过去,当地花农靠经验就可以应对市场变化,如今对于国内国际市场,很多人则显得力不从心。几年前,经台湾经销商牵线,朱跃宁与其兄弟创办了宏盛花卉公司,开始做韩国客商生意,几经摸爬滚打,渐渐熟悉了国际贸易规则。

    朱跃宁说:“以前我们通过中间商做国际贸易,现在我们直接与外商打交道,一是参加日本、荷兰等国举办的花卉展,接他们的订单,还有就是通过我们的网站推介拿订单。”

    朱跃宁拿出印有中英文的名片,让记者一睹他们对接国际市场的一种精细行为。他介绍说,为了拓展国际贸易,他们兄弟俩在九湖百花村率先建起了中英文版本的网站,聘请了四位大学毕业生,负责翻译和网站维护。

    目前,宏盛花卉的国际贸易已从韩日扩展到欧洲、中东,每年出口货柜二百多个,货值上千万元。

    有了“国际观”的九湖花农们,也逐步确立了品牌意识,依靠品牌进军国际市场。

    花农朱跃进是当地主打“科技牌”的“急先锋”。他创立的龙海日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与荷兰多家大贸易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投资二千多万元建立福建省与荷兰交流合作的第一家闽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该项目用地二百亩,规划建设国际标准的生产区、与世界花卉市场同步的进出口物流区,以及高水平的展示科研区。

    今年五月,朱跃进还与福建省农科院开展合作,设立了福建省农科院闽南日出科技创新中心,省农科院首批十多位科技特派员已经进驻日出公司,研究破解花卉的技术瓶颈。

    九湖花农也主动加强了品牌的保护与推介。当地花卉产业中,首推水仙花,其种植面积占花卉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水仙花花农们在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下,成立漳州水仙花协会,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仙花先后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为进一步走向世界贴上了“金字招牌”。每年当地水仙花有一千五百万粒以上的出口东南亚、美国、日本等,创汇五千多万元;国内市场则占有百分之九十的份额。仙人球、虎皮兰等品种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九湖花卉的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种植已渐趋成型。
编辑:于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