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商人
搜索
商人专访More...
园林花卉学家陈俊愉:梅花香自苦寒来姓 名:陈俊愉
简 介:    陈俊愉(1917-),丹麦归侨,安徽安庆..
>>详情  
盛装启航 财富再续——访上海子墨集团总经理洪俊姓 名:洪俊
简 介:洪俊:上海子墨集团总经理。上海子墨集团是..
>>详情  
郝洛西:将世博之光引向未来姓 名:郝洛西
简 介:郝洛西,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详情  
包满珠:甘肃籍园林博士走近“诺贝尔”姓 名:包满珠
简 介:    包满珠,1963年生于甘肃省漳县,1991年..
>>详情  
最新商人
·王有德:荒漠上的绿色守望者
·园林花卉学家陈俊愉:梅花香自苦..
·盛装启航 财富再续——访上海子墨..
·郝洛西:将世博之光引向未来
·包满珠:甘肃籍园林博士走近“诺..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黄海燕:扔掉“金饭碗” 创业造“..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信息中心总工..
·专访浙江省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
·奥林匹克公园主设计师胡洁
  园林商人首页 >> 园林商人 >> 王有德
王有德:荒漠上的绿色守望者
个人简介:
    男,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出生,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有德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职工,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兴场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创收1亿多元,弥补治沙资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生态环境和全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呈现出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他成功组织实施了6个外援治沙项目,为我国林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探索了一条新路。目前,林场固定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300万元,林木资产由1985年前的不足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山上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王有德

王有德

    他是白芨滩上一个响当当的汉子。这位曾四次婉言谢绝调往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的务林人,把追求定格在绿色,把希望投向荒漠,扎根沙区二十年,走遍毛乌素沙地西南的沟沟坎坎,以治沙造林的感人业绩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多为后人留些绿阴,少给人生留下遗憾”,问及一生追求,王有德如是说。20多年来,王有德视场如家,扎根荒漠,带领群众与沙魔展开顽强拼搏,让白芨滩实现了人进沙退,林场植被覆盖率每年增加五个百分点。

    担任白芨滩林场负责人21年来,他带领全体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25.9万亩,控制流沙30多万亩,植树近3000万株,在毛乌素沙漠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沙地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5年以前,林场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人心涣散。王有德调到林场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三项改革:精简林场管理人员,压缩开支;打破“大锅饭”,实行工效工资制;充分利用土地、林木、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发展种草养畜、柳条编织以及运输等产业。这三项改革,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强了职工责任心,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1990年,他带领职工开展引水治沙造田,开发经济林3500亩,栽植各类树木16.8万株,沙漠变成了绿洲,这项工程解决了160多名职工就业和200多人社会就业。此后,他又带领职工创建了两个建材企业、一个苗木花卉公司,成立了添保治沙造林有限公司等。

    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引水治沙造田,扩大发展沙产业,林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职工收入稳步提高。21年间,林场的固定资产由不足40万元增加到3325万元,林木资产增加6倍,达到5800万元,职工收入增加9倍,年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

    王有德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气魄,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他将林场许多年轻人送出去学习,学成后委以重任,大多已经成为林场的骨干。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科技兴林实践,大胆探索科学治沙方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中日(宁夏—岛根)友好林”、“日援宁夏黄河中游流域防护林”等6个治沙造林项目。

    他还组织实施了中日合作的沙漠化地区农用林业实验模式研究、针枣混交节水渗灌、黄河中游防沙造林工程等项目,总结推广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经济林带三位一体”、“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造林治沙模式,建成了我国唯一的面积达4万亩的沙生植物采种基地。扩大推广了草方格沙障治沙、穴灌补水造林、雨季穴播造林、雨季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育苗和造林、高分子吸水剂粘根等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1986年以来,组织上先后拟调他到宁夏林业学校任总务科长、乡(镇)当党委书记、林业厅正处级单位一把手等,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对此,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却淡然一笑:“我是舍不得白芨滩这片洒满自己汗水的土地,舍不得与自己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过的兄弟们,他们为白芨滩付出了那么多,可他们现在生活水平还不算高,我怎么忍心离开?”王有德毅然选择了留在白芨滩,留在这环境艰苦、工作艰难的林业工作岗位上。身患十多种疾病,左眼几近失明的他,始终战斗在治沙一线。

    王有德始终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处处为群众着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无论职工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近十几年来,他千方百计为全场职工解决了住房、出行、饮水、用电、医疗等困难。1987年,他四处筹款,在市区盖了一幢简易住宅楼,解决了林场老工人和一线职工的住房问题。后来,又在市区盖了5幢家属楼,使林场106名职工有了新居。目前,各分场管理站的家属楼全部建成,全场5个管理站都修建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架设了输电线路,职工全部加入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王有德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明,不乱用手中的权力。1998年4月,白芨滩林场与陕西某公司签订了一份30万株的优质枣树育苗合同,但该公司送来的苗木没达到合同要求的标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来到王有德的办公室,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他的抽屉说:“王老哥,你就关照我这一次,这3万元钱是老弟的一点心意……。”不等对方说完,王有德把信封扔回对方怀里:“我要的是合格的树苗,你把苗子按合同要求搞好比给我什么都强!”此后,对方还不甘心,又送了两次,每次都被他拒绝。对方只好按合同为林场赔付了10多万元的损失。

    王有德先进事迹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他先后被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十佳公仆”、“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

    王有德,这个将人生追求融入到治沙播绿伟大事业中的务林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塑造了一个优秀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