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书友的家人早已经扭转了当初的想法,他们现在全力支持李书友和他“带动乡亲致富”的理想。
有想法,他开创以“以短养长,以副促林”的新模式
造林是投入大回报慢的产业,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的资金来源,2003年他又筹资与人合伙办了一个养猪场,饲养了2000多头肉猪,200多头母猪。当年就分得利润50多万元,2004年又承包了一座600余亩的水库养鱼,自己投资30万元挖了两座小型水库养鱼,水面养殖收入80多万元,有了这些短期收益项目,保障了造林这个长期收益项目的发展。李书友的这种“以短养长,以副促林”的经营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对绿色产业的追求更加强烈,一发不可收。从2001年至2007年实施山上造林一万多亩,2005年至2007年他又承包了本乡和蒙山、汗堂等乡镇部分公路两旁和水渠河岸边的土地经营权,栽植杨树7万余株,折合面积1200多亩。经林业部门评估,他的所有林水资产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再过5年价值至少可以翻一倍,真正成了一所“绿色银行”。
从2002年至2007年,他经营的林业产业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许多村民摆脱贫困,慢慢走上致富之路。当年反对他造林的亲戚和朋友都被他的执着所打动,纷纷加入到造林行列。在李书友的带动和帮助下,不少人成了经营林业的专业户,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坡荒山、路边河堤都成了抢手的生财之地。
为了充分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帮助周边群众尽快致富,李书友在林地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把林地以最优惠的价格,承包给当地农民种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仅2003年一年就在林下套种西瓜1500多亩,产西瓜700多万斤。他所在的兰湖村是个只有25户人家的小村庄,昔日到处是荒芜景象,死气沉沉,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生机盎然。村民农闲时就上山育林,不用外出打工,平均每户每年能增加收入2000多元。每年双抢时节,李书友都会杀一头大猪分给乡亲们,不论哪家遇到困难,他都会从各方面进行帮助,以回报乡亲们对他林业事业的支持。
推荐阅读:
独腿“树王”杨少中
冯焕娣:“见风使舵” 创业成功
史建华:传承弘扬苏式园林建筑精髓
张卫东:夯实基础迎接成功
分页:[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