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商人
搜索
商人专访More...
苏雪痕:植物造景 造福百姓姓 名:苏雪痕
简 介: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
>>详情  
陈跃中:设计舞台上的思考者姓 名:陈跃中
简 介:陈跃中(David Chen):易兰(亚洲)规划设..
>>详情  
史建华:传承弘扬苏式园林建筑精髓姓 名:史建华
简 介:史建华,毕业于东南大学民建专业,被誉为“..
>>详情  
陈汉农:葱姜蒜皆可入盆景姓 名:陈汉农
简 介:陈汉农,年近70岁,早年是木雕工艺的能工巧..
>>详情  
最新商人
·苏雪痕:植物造景 造福百姓
·王莲英:激情燃烧中国插花事业
·欧阳生:七年坚守 古稀老农剪不断..
·檀馨:精彩园林人生路
·王海存:打造南阳湖畔“翡翠明珠..
·陈跃中:设计舞台上的思考者
·曹春亮:敢与荒山较量 建设绿色海..
·张伟兴:坪安园林植保的品牌塑造..
·李书友:将荒山变成林海的“绿巨..
·史建华:传承弘扬苏式园林建筑精..
  园林商人首页 >> 园林商人 >> 王莲英
王莲英:激情燃烧中国插花事业
个人简介:

    王莲英,中国杰出插花艺术家,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名誉会长,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牡丹芍药协会理事长,全国插花花艺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资深教授、博导。

 
主要事迹:

    二、体验艰苦生活 磨练坚强意志

    “之所以后来能在插花艺术上取得一些成绩,除了在北京林大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外,在云南十年艰苦的劳动与生活,所形成的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要将损失的大好青春年华弥补过来的决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教授认真地说着道:“北京林大在69年时迁往了云南丽江地区,我当时因为怀孕有很强的孕期反映,因此在学校大队人马迁往云南几个月后,方只身前往。在尚未到达云南时,火车不知什么原因临时停车在一片茺山野岭之中,这一停就是七、八小时。当时我父母亲考虑到我有身孕,便想方设法为我准备了一些油炸食品与羊油,而此时面对车厢里的许多吃不上食品饥饿的旅客,我毅然拿出自己的食品供邻近的旅客充饥。”

    “这一举动,再一次显示出了贫困家庭长大孩子的善良与善心的本质。”记者说道。

    “我丈夫苏教授已先期到了云南,他专程来昆明火车站接我。由于此时正好云南发生地震,因此当晚我和苏教授就睡在火车站马路对面一个旅店的过道。”王教授边回忆边继续讲道:“夜晚,我听到一种非常粗重的喘气声,声音很响、很怪。我叫醒了苏教授,透过夜幕仔细一看,我和苏教授的胆都差点被吓破。原来就在我们近旁放着一个老虎铁笼,一只老虎正在笼内睡觉,更让人胆破魂散的是老虎铁笼居然未上锁!估计这只老虎是因地震准备通过火车向外地紧急转运的。于是我和苏教授立刻跑出了这家旅店。”

    “这一经历真是又惊险、又传奇,不是亲身经历,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能与老虎同住、同睡在同一旅店中。”记者说道。

    王教授继续着:“从昆明我们俩又乘上米轨小火车继续向目的地孟勒县的江边前行,晚上我们来到了开远。”

    “米轨小火车、开远县城,这些我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因为我作为北京知青在云南上山下乡长达六、七年,而且也是69年去的,当时我们只是不相识,实际上命运十分相似。”记者充满激情地说道。

    王教授点头表示赞同后说道:“我与苏教授来到开远一家回民饭店,但住宿已满,于是我俩只好在大门口席地而坐,几个小时后,眼看晚上就要露宿街头,此时一位好心的伙计,当他了解到我俩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教师,并且还是回民时,就按排我俩睡在大堂地下,并让我俩明日一早就走,不要影响人家经营。于是我和苏教授再三感谢,并在第二天天未亮时就主动离开了这家饭店。”少顷,王教授继续道:“我俩继续向江边进发,由于连日颠波劳累,半路上我紧急早产,结果就在一间破旧的豆腐坊,一块旧木板上,一位当地年轻的女赤脚医生为我接生了我的第一胎,一个儿子,儿子刚生下时不会哭,万分危险,紧急拍了几下后才哭出声来。当时我们狼狈到没有任何衣物能给婴儿穿,只好由苏教授撕开自己的衬衣来包裹我们的儿子。”

    “真是十分惊险,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造成的。”记者感叹道。

    王教授继续讲叙道:“您在云南上山下乡一定知道,这里的生活与劳动极端艰苦。苏教授作为男劳力,每天上山要干砍树伐木的重体力劳动,而我因身体不好,照顾在厨房做饭。我们的主食是玉米面、玉米粒,副食只有一点蔬菜,每半个月到山里拉运木材时,顺路带些蔬菜回来,若遇雨天,要等上一个月。肉、蛋、奶等其它一切副食均见不到。”

    “与我在云南的情况基本上相同,因此您与苏教授当年的生活我完全亲身亲历过,再熟悉不过了,应该说劳动是特别的原始、生活是特别的艰苦。”记者认真地说道。

    王教授充满感情真诚地说道:“正是有这十年极其原始的劳动与艰苦的生活,有了这段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才使我后来回到北京林大后,立志要补上这段失去的宝贵时间;才能在教学、备课、讲课、实地考察、科学研究、编写教材、著书立说中,不怕经常熬夜、不怕连续工作、不怕繁重的家务劳动、不怕任何困难、艰险。当年肉、蛋等食品供应十分紧张,什么都要排长队。为了两个孩子与一家人的营养健康,我一边排队一边背英语单词;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我先哄孩子睡着觉,然后再在灯下看专业书。做为一个女同志,孩子成长与全家吃饭不能不管,但必需巧妙安排,既要将孩子与家管好,更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工作与学习上。”

    “前面谈过,’贫困’可以转化、升华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与财富;现在看来’苦难’也同样可以转化、升华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与财富。从您身上与其他许多有成就能人身上都印证了这一点。”记者由衷地说道。

    王教授认真地点着头。

推荐阅读:

刘来远:种花“种”出专利来

吕大放:葡萄盆景诗情画意他敢称第一

檀馨:精彩园林人生路

欧阳生:七年坚守 古稀老农剪不断的“桢楠情”

分页:[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