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云花培育26个新品种 建知识产权体..
·世园会系统报道 沈阳凭什么突破地..
·成都:荷兰专家将来蓉献策“乡村..
·“土味”醉人 花木、生态旅游吸引..
·翠华园艺鲁荣华 斗南花农全国首买..
·小秤砣压千斤——枸杞产业跨越发..
·KIFA“华兰”与种植者共创“三赢..
·昆明“杨林飞燕”干花产品俏销国..
·朱廷:如何把运苗破损率从5%降到..
·“美兰”公司开始试种新西兰“彩..
第一桶金More...
·能吃的花店:“美丽花束”让人一..
·小小草绳变废为宝 奉节移民致富商..
·香港:婚宴花饰前景看好 拟加入市..
·花鸟鱼虫入菜来 “鲜花盛宴”空降..
·千元创业:说话玫瑰——创造财富..
·从宠物花卉再到爱情魔豆 礼物当中..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蔷薇果观赏能赚..
·蔷薇果用途多价格好 产业发展快速..
·流行元素:如何正确地食用鲜花菜..
·上海向日葵店:网上订购寻突破 增..
前车之鉴More...
·日本调查来自中国的康乃馨 质疑非..
·上万元的红枫 开春后竟成不到千元..
·乐都:一封匿名信 引发高店镇抢栽..
·为套征地费 13公顷地挤种百万棵树..
·节后反思:合肥何时能有自己的“..
·破坏绿化事件频发 美丽家园需要公..
·卖花卉打出"环保"招牌 小心花商夸..
·后花园忽变坟场 镇长承认未及时办..
·山东:这个农民忒大胆 盗伐他人树..
·塔里木兔啃掉10万株枣树苗 不知如..
  园林商人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江南女杰俞巧仙 人生飞跃缘起仙草
来源:《时代潮》  作者:周星亮  日期:2005-11-5

    今日浙商,是华商中一个令人瞩目,更令人敬佩的成功群体。有人说,浙商的成功,源于他们身上有一种刻苦耐劳、务实本分、坚韧果决的草根精神。有人说,浙江人天性聪颖,就是经商的料。他们的话都有道理,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历经千辛万苦,才闯出了一番局面。俞巧仙的成功之路也不例外。

    从皮蛋仙子到保健品大王

    俞巧仙是浙江义乌城西镇蒋母塘村人,父母均为农民。15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俞巧仙迫于家境贫困,不得不过早地步入社会。打短工,摘茶叶,俞巧仙谋过很多生计。后来她选择卖皮蛋,先是挨家挨户收鸭蛋,加工成皮蛋后,挑到十几里路外的城里卖。后来,她又到农村的代销点和城里的副食品商店推销,让店家代销自己的皮蛋。生意慢慢做大,3年后,俞巧仙成了远近闻名的皮蛋转业户。因为年轻俊俏,人们称她“皮蛋仙子”。

    卖皮蛋掘到了第一桶金,俞巧仙对自己的经商本领有了自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一问世,俞巧仙就在其中的副食品市场摆起了摊位。接着,聪慧过人的俞巧仙看准了保健品市场的巨大商机,她凭着一股胆气,于1995年3月只身赶往成都,参加年度全国糖烟酒交易会,成功地将“金日”“万基”两个品牌的总代理权揽入怀中,并一路成为国内外800多个品牌的总代理,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做品牌代理的“开山鼻祖”。在中国保健品业界,说起义乌市场的“俞姐”,时至今日人们都还要竖起大拇指。

    人生飞跃缘起仙草

    商界闯荡20多年,俞巧仙经历了四次人生转折。

    1990年是第一次转折。那一年,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已摆了3年摊的俞巧仙跟着一帮温州人到了广州。

    “一到广州,我看傻了眼,副食品居然可以这样卖。”俞巧仙说,“花生、青豆,义乌人是一麻袋一麻袋地卖,广州人却将所有的食品分装成一小包一小包地卖,包装相当精致,价格也贵得惊人,却出奇地好销。她把所有带来的钱换成了各种小包装食品,一到义乌便被一抢而空。

    此后,俞巧仙频繁穿梭于义乌和广州之间,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1994年,俞巧仙已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内数一数二的大老板了。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1995年,她走上了品牌产品的代理之路。在七八年前的义乌,搞经销代理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但代理商做得再大,主动权在厂家手中,最终还是要看人家的脸色。随着厂家直销、连锁配送中心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出现,代理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于是俞巧仙想到自己办厂、打造品牌,这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三次转折。

    1997年1月,俞巧仙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今之康保健品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短短几年,该公司已经拥有花儿红阿胶胶囊、芦荟胶囊、壮骨粉等6个拳头产品。

    “我的第四次转折是我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次,因为选择了种‘仙草’。”俞巧仙笑道。

    所谓“仙草”,学名“铁皮石斛”(干品又称铁皮枫斗),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尊为“救命仙草”。因为生长条件极为特殊,自然资源濒临枯竭。1987年它被国务院列为重点保护药材之一,并且它还是以野生植物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中,唯一受限制保护的名贵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欧洲的专家穷尽几十年心血,也没有成功,因而又有药学上“歌德巴赫猜想”之称。但要破解这个“歌德巴赫猜想”,谈何容易!它不但投入巨大,生长周期漫长,成活率更是低得惊人,投进三五百万元经过三五年很可能是一场空。

    但俞巧仙有着看准了就不回头的倔脾气。1997年9月,她聘请了有“中华铁皮石斛研究第一人”美誉的原浙江医学科学院的张治国教授为技术总监,成立了义乌市铁皮石斛研究所,一帮人在义乌城西一个砖瓦厂的废墟上干了起来。后来,俞巧仙又成立了浙江森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资科技攻关。

分页:[1] [2]

编辑: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