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我国植物园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俞德浚
来源:光明网 作者:刘金 日期:2005-11-8
植物园中现已建立了园林植物展览区,其中包括2600多平方米的展览温室,展出热带、亚热带植物,还有牡丹园、月季园、宿根花卉区和树木园等。经济植物展区包括中草药区、果树浆果区、油料、维生素植物区和芳香、淀粉植物区等。 全世界现有植物园总数1400余所(在70年代只有652所),我国植物园近年已发展到120余所。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滥用和环境恶化,已使生物灭绝速度比历史上自然灭绝率高1000倍。而一种植物灭绝,常常会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命危机。世界上已知的近30万种高等植物,至少有1/3处在严重危机状态,今后几十年内,大约有6万种植物有灭绝的危险。面对自然资源的危机,俞德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担任中国濒危物种科学组副组长,他更加关心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的建设,他认为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自然保护区原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与植物园转地保护植物有同等的重要性。就野生植物保护问题,他撰写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其他植物园发展动态的多篇文章。 俞德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植物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虚怀若谷。他工作中一贯顾全大局,克己让人,任劳任怨。他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被学生和周围同志视为良师益友。1986年7月14日他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遗言是:“不进行遗体告别,不举行追悼活动,遗体交医院作病理解剖。”充分表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1986年7月23日下午,数百名植物学工作者,怀着敬仰悲痛心情,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水生展览区北侧。镶嵌在假山石里的大理石板上,铭刻着《1908~1986北京植物园奠基人俞德浚教授》字样。 (作者:刘金) 简历 1908年2月1日出生于北京。 1931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31—1937年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助研。 1932—1934年任四川省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主任。 1939—1942年任云南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 1945—1947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0—1947年任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47—1949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进修。 1949—1950年任英国邱园客籍研究员。 1950—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植物园主任。 1960—1981年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 1978—1983年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78—1986年任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植物园主任。 1980—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组副组长。 1986年7月14日于北京逝世。 主要论著 1俞德浚,四川植物采集记.中国植物学杂志,1934—1935(1):325—344,(1):442—464. 2俞德浚,国际植物学会小史·中国植物学杂志,1935,2(3):709—722. 3俞德浚,常隆庆,施怀仁.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中国西部科学院特刊,第一号,1935:1—124. 4俞德浚.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中国植物学杂志,1936—1937,3(1):873—893.3(2):957—976.3(3)1109—1136,4(1):79—103. 5俞德浚.植物园工作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56. 6俞德浚.茶花及其园艺品种.CamelliasefMagnol:aRepConf1950:13—14;Amer.Camelliayearb1955:10—14. 7俞德浚,吴应祥,张应麟等.观赏植物种子检索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22. 8俞德浚,沈隽.华北的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78. 9俞德浚,张应麟等.华北习见观赏植物.(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19.(第二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10俞德浚,鲁鸿瑾.科学技术名词解释,植物部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09. 11俞德浚.关于核果类植物分类的初步意见.中国果树,1959(5):35. 12俞德浚.中国的植物园.Бюлл.ГлвБотСала,1960(36):10—18. 13俞德浚.关于核果类植物分类的初步意见.中国果树,1959(5):35. 14俞德浚.我国果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园艺学报,1962,1(1):2—14. 15俞德浚.中国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园艺学报,1962,1(2):99—108. 16俞德浚.中国梨属植物分类.中国果树志,第三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63:62—83. 17俞德浚,关克俭.中国蔷薇科植物分类之研究(一).植物分类学报,1963,8(3):202—235. 18俞德浚,陆玲娣,谷粹芝.中国蔷薇科植物分类之研究(二).植物分类学报,1975,13(1):97—99. 19俞德浚.植物的引种驯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 20俞德浚,陆玲娣,谷粹芝等.中国植物志.第36卷.蔷薇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443. 21俞德浚,李朝銮.关于种和种以下等级划分的讨论——兼对中国龙牙草属植物分类的初步意见.植物分类学报,1977,15(1):73—85. 22俞德浚,李朝銮.国产地榆属植物分类及地榆中药正品考订.植物分类学报,1979,17(1):7—14. 23俞德浚.中国果树分类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421. 24俞德浚,张鹏.我国梨品种的一个新系统.园艺学报.19796(1):27—32. 25俞德浚.云南山茶花品种的起源与分类.The AmericanCamellia yearbook.1980(1):1—29. 26俞德浚,李朝銮.中国委菜属植物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80,18(1):1—13. 27俞德浚,李朝銮.太行花属——蔷薇科一新属.植物分类学报,1980,18(4):467—471. 28俞德浚(顾问),徐民生等.中国四季の花(日文).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日本:美乃美株式会社,1982. 29俞德浚,陆玲娣,谷粹芝等.中国植物志.第37卷,蔷薇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16. 30俞德浚,李朝銮,陈绍煋.中国植物志.第38卷,蔷薇科、牛栓藤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7. 编辑:木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