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云花培育26个新品种 建知识产权体..
·世园会系统报道 沈阳凭什么突破地..
·成都:荷兰专家将来蓉献策“乡村..
·“土味”醉人 花木、生态旅游吸引..
·翠华园艺鲁荣华 斗南花农全国首买..
·小秤砣压千斤——枸杞产业跨越发..
·KIFA“华兰”与种植者共创“三赢..
·昆明“杨林飞燕”干花产品俏销国..
·朱廷:如何把运苗破损率从5%降到..
·“美兰”公司开始试种新西兰“彩..
第一桶金More...
·能吃的花店:“美丽花束”让人一..
·小小草绳变废为宝 奉节移民致富商..
·香港:婚宴花饰前景看好 拟加入市..
·花鸟鱼虫入菜来 “鲜花盛宴”空降..
·千元创业:说话玫瑰——创造财富..
·从宠物花卉再到爱情魔豆 礼物当中..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蔷薇果观赏能赚..
·蔷薇果用途多价格好 产业发展快速..
·流行元素:如何正确地食用鲜花菜..
·上海向日葵店:网上订购寻突破 增..
前车之鉴More...
·日本调查来自中国的康乃馨 质疑非..
·上万元的红枫 开春后竟成不到千元..
·乐都:一封匿名信 引发高店镇抢栽..
·为套征地费 13公顷地挤种百万棵树..
·节后反思:合肥何时能有自己的“..
·破坏绿化事件频发 美丽家园需要公..
·卖花卉打出"环保"招牌 小心花商夸..
·后花园忽变坟场 镇长承认未及时办..
·山东:这个农民忒大胆 盗伐他人树..
·塔里木兔啃掉10万株枣树苗 不知如..
  园林商人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为发展我国果树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孙云蔚(图)
来源:光明网  作者:屈铎敏  日期:2005-11-8


    孙云蔚,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在果树栽培、中国果树史、果树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编著出版了《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西北的果树》等多本专著。对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与西北果树带的划分及生产发展提出了创见。为发展我国果树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孙云蔚,原名孙华。1908年1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2岁丧母,由兄嫂抚养长大。

    1928年他从苏州农校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继续升学,到南京中山陵园当了技士,管理500多亩果园和蔬菜田。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积累了丰富的果树和蔬菜生产经验,其间先后编写了《番茄草莓栽培法》、《最新西瓜百合栽培法》等6本园艺科普读物。1932年,他靠出版3本书的稿费和兄嫂资助,东渡日本,自费留学。

    他来到日本国立园艺试验场,发奋学习,辛勤工作,学到了许多新技术,如西瓜嫁接技术、草莓的促成栽培和山坡利用太阳热石垣栽培技术、香菇的菌种繁殖技术等。他把这些新技术写成文章,寄回国内发表,受到国内读者好评。1934年4月,因经济困难回国。1935年4月,第二次自费赴日在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园艺研究室,系统学习了日本果树园艺方面的理论和栽培技术,考察了北海道大学和青森苹果试验场,于1936年6月回国。

    回国后,他先后在青岛农林事务所、青岛果产公司、上海果品检验处工作。1940年1月到北京担任北京园艺试验场场长,主要从事果树、蔬菜、花卉栽培和果苗、种籽的推广与全场的整顿和修建工作。他担任了当时由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华北纤维统制总会参事兼审议处副处长,专门从事技术工作。1945年5月到山东曲阜农业专科学校领导筹建工作,不久又到杭州中国农产公司任总技师兼农场场长。1947年1月到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1948年7月到南昌中正大学农学院任教授。

    1949年5月南昌解放,他到南昌“八一革命大学”学习。这次学习,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他说:“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有人给他送去台湾的飞机票,他断然拒绝。

    1949年5月南昌解放,他到南昌“八一革命大学”学习。这次学习,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他说:“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有人给他送去台湾的飞机票,他断然拒绝。

    1949年冬,他重返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深感自己幸逢盛世,积极投入果树教学、科研、编著和生产技术推广工作。1950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当选为陕西省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

    重视果树资源研究编写中国果树史

    孙云蔚十分重视果树资源的研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并取得了成就。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很大,适于各种植物的繁衍。我国又是世界上果树原产中心之一,果树栽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研究中国果树资源,总结我国几千年来栽培果树的丰富经验,对我国以及对世界果树事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孙云蔚每到一处,都要调查那里的果树品种资源。1936年8月他从日本回国,途经台湾,他就考察了那里的热带、亚热带果树。1940到1945年他详细考察了华北地区的果树资源,收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编著出版了《华北桃之品种》、《苹果栽培学》、《实用园艺学》等,分别介绍了华北各种果树资源。

    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他又致力于西北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为了制订正确的“果树品种区域化”方案和改进现有的栽培技术措施,他把从各地搜集来的资料,经过认真分析、综合,编著了《西北的果树》,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西北果树的生产概况及其种类、品种以及丰富的果树资源,还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提出了改进办法和今后发展西北果树业的方向。后来他数次深入调查了西北5省(区)各果产区收集到许多新资料,重新改编了《西北的果树》一书,提出了西北地区果树带的划分理论,对栽培技术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补充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和插图,196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西北的果树》增订本。不久,苏联将该书翻译成俄文出版。

    从他对西北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现有的栽培种和可栽培种约有50多种,野生果树约有180种以上,其中约有40种可作为砧木,地方品种约有3000个左右(引入种不在内)。其中,杏品种和类型约有800种以上,梨500种以上,桃400种以上,枣200余种,柿250余种,沙果的品种和类型100余种等等,从而向人们展示了西北丰富多采的果树资源,受到各国园艺学者的关注。

    通过1958~1959年对全国各省进行的果树资源调查,发现在南北各省山野中,原产我国的果树约有48种,证明我国南北各省有许多果树的天然基因库。全国各地还保存了不少珍贵古代果树,树龄有的已超过3000年,说明我国栽培果树历史悠久。这次全国性的实地调查,肯定了我国原产的树种或变种,特别是根据边远地区的勘查,发现并确定了一些长期误认作外国原产的热带、亚热带果树。这对我国和世界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他决定主编一本研究中国果树史和果树资源的书,“以发扬我国古代农业遗产的丰富的种质资源……有助于我国果树生产并与世界各国进行果树种质资源交流”。于是他和杜澍、姚昆德经过不懈的努力,详细查阅了81种古代文献资料,经过分析与综合,于1983年编著出版了《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该书论述了我国果树栽培历史,考订了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3个果树原生和次生中心的果树种类,还对我国古代的果树种类和品种、果树栽培技术作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有关古农书的重要内容。这部著作受到普遍好评。半年后,日本就翻译出版了此书。

分页:[1] [2] [3]

编辑: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