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云花培育26个新品种 建知识产权体..
·世园会系统报道 沈阳凭什么突破地..
·成都:荷兰专家将来蓉献策“乡村..
·“土味”醉人 花木、生态旅游吸引..
·翠华园艺鲁荣华 斗南花农全国首买..
·小秤砣压千斤——枸杞产业跨越发..
·KIFA“华兰”与种植者共创“三赢..
·昆明“杨林飞燕”干花产品俏销国..
·朱廷:如何把运苗破损率从5%降到..
·“美兰”公司开始试种新西兰“彩..
第一桶金More...
·能吃的花店:“美丽花束”让人一..
·小小草绳变废为宝 奉节移民致富商..
·香港:婚宴花饰前景看好 拟加入市..
·花鸟鱼虫入菜来 “鲜花盛宴”空降..
·千元创业:说话玫瑰——创造财富..
·从宠物花卉再到爱情魔豆 礼物当中..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蔷薇果观赏能赚..
·蔷薇果用途多价格好 产业发展快速..
·流行元素:如何正确地食用鲜花菜..
·上海向日葵店:网上订购寻突破 增..
前车之鉴More...
·日本调查来自中国的康乃馨 质疑非..
·上万元的红枫 开春后竟成不到千元..
·乐都:一封匿名信 引发高店镇抢栽..
·为套征地费 13公顷地挤种百万棵树..
·节后反思:合肥何时能有自己的“..
·破坏绿化事件频发 美丽家园需要公..
·卖花卉打出"环保"招牌 小心花商夸..
·后花园忽变坟场 镇长承认未及时办..
·山东:这个农民忒大胆 盗伐他人树..
·塔里木兔啃掉10万株枣树苗 不知如..
  园林商人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黑土地上的农家女 水果园里摘下百万财富
来源:阿里巴巴农业频道  日期:2005-11-15

    一位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普通农家妇女,从2亩地上白手起家摆脱贫困,带领乡亲们携起手来共同致富,最终靠科技走上了现代化的产业道路,成为一位产业化的带头人,她的名字叫丁丽华。 

    1993年,丁丽华在瓦房店市许屯镇腰屯村承包了2亩地搞大棚葡萄生产实验。当时她是既无资金又不懂技术,她和丈夫白手起家,自己动手,建起两个百米长的大棚,栽上1600棵葡萄,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摸索和掌握了大棚葡萄生产技术和防病措施,丁丽华苦心摸索了一年,葡萄生产有了收获,第二年,在总结前一年经验的基础上,丁丽华向农业专家和内行人学习请教,由于掌握了新技术,两个大棚不但产量达到了2500多公斤而且质量也是优质的,平均每公斤批发价达到14元。 

    丁丽华没有满足现状,她又陆续承包了7亩半地,建起了7个大棚,栽上200多棵水蜜桃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桃子产量达到了2500多公斤,获得了更多的效益。到1996年,丁丽华和丈夫在瓦房店市许屯镇创业第4个年头的时候,已经有了9个大棚,纯收入已达18万元。 

    丁丽华在跑市场,找销路过程中明显感到,果品生产必须走“公司十基地十协会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使公司和农户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致富。丁丽华敢想敢干,于2000年成立了大连福龙果品有限公司,她任总经理,又为生产的果品注册了“天福龙牌”商标。2002年,她又牵头建立起“福龙水果产业”协会,她任协会会长,对农户实行技术指导、栽种销一条龙服务。现在这个协会有会员1490人,分布在10多个乡镇。 

    为了提高协会成员的业务技能,丁丽华每年拿出上万元请专家、教授给会员举办技术讲座,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还设立了热线咨询电话,拿出3万元为农户购买学习的资料、订阅书刊。福龙果品公司要率先在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上下功夫,建立了占地2000多亩的优良品种果树种苗基地,栽培各类新品种苗木20多万株。同时对每个会员和果农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并与农户签订供销合同,以订单农业的形式让他们严格按标准化要求去生产。他们还建了包装箱厂,又投资30万元建起了有机肥厂。把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无偿分发给每个订单农户,同时又购买了1100万个进口的水果套袋,无偿分发给果农。2003年,福龙果品公司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公司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由于企业产业链大大拉长,促进了当地3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包装、运输、销售等非农产业。
编辑: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