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汉寿:壮大花卉苗木业 拓宽产业富民路
来源:常德农经网 作者:刘汉华 日期:2006-1-9
四、对策建议 首先,必须在认识机遇中抢抓机遇。要使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实现长足发展,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是当务之急。从发展前景来看,花卉苗木产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农业产业之一。1992年以来,全球花卉苗木市场销售总额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2000年世界花卉苗木总值达2000亿美元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城市绿化覆盖面达40%,而我国大中城市绿化覆盖面不足10%。据预测,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沿海发达城市环境绿化的需求量增大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内花卉苗木需求量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从我县优势来看,无论是地理位置、土壤成份,还是气候条件都十分适宜大宗商品花木生长,且大多数品种都能实现周年、均衡、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当前山丘区大面积常规经济作物比较效益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为调整山丘区产业结构、培育山丘区经济增长点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另外,目前我县现有圃存活立木只能满足订货市场的1/10,随着品牌优势的增强,销售市场必将越来越广阔。 其次,必须在扶持产业中发展产业。一是要抓领导扶持。要借助我县现有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从上到下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联点县级领导、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分别创办一个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县林业部门要争取每年新发展一个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大户。二是要抓政策扶持。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土地分散在农民手中难以集中连片开发的实际,要充分借鉴我县黑杨开发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行“买、租、联、送”的土地流转机制,搞好扩规用地协调,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开发。要完善相应奖励机制。参照已出台的杨树、珍珠等产业开发政策,适时出台《汉寿县花卉苗木开发考核奖励办法》,对引资、开发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考评细则兑现处罚。要完善部门服务机制。林业等主管部门要及时为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户提供技术、信息,办理进出口证、检疫证等服务,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好“一金两费”的部分减免、荒山造林补贴金和育苗基金返回款兑现工作。三是要抓资金扶持。银信部门要积极借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扶助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对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户,可通过小额贷款满足其发展所需资金;对一般生产经营大户,可适当加大借贷额度,延长还贷期限;对生产规模大、成林面积广、投入较多的生产经营户,可对现有花卉苗木进行资产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担保贷款。 再次,必须在调整结构中优化结构。一是要优化生产布局。鼓励生产经营户发展鲜切花、盆花、盆景、草坪和园林绿化苗木,条件成熟的可逐步开发集生产、观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花木观光园。二是要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发展名、优、奇、特产品,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花的路子,尽快实现由粗放经营式、规模数量型增长向集约经营式、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盲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向引育结合、自我培育新品种、开发新技术转变。三是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现有基地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经营大户实行强强联合,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组建一批花卉苗木企业集团。 第四,必须在搞活营销中促进营销。一是强品牌。要坚持把打造花卉苗木品牌乃至名牌,作为提升产业影响,保持产业活力,实现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介,建起上联中农网、下联乡镇的多层花卉苗木信息平台,向外广泛推荐我县优势产品,引导生产经营大户实行网上营销,全面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二是布网点。在进一步巩固我县现有营销网点的基础上,继续开辟新网点,延展外销网络,以此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流通网络,为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建市场。目前,我县花卉苗木仍以各种植户在自己的基地销售为主,没有形成集中、专业的销售交易场所。因此,要在条件成熟时着手兴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为全县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平台。特别是要引导发展一支强大的花木销售队伍,努力实现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无缝焊接”。(作者为中共汉寿县委副书记) 编辑:木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