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郑继兰:争取作花卉名牌 带动花农种花致富
来源: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作者:陆继亮 日期:2006-12-20
据郑继兰讲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斗南发现一农户种植一种叫“艳粉”的新品种玫瑰,她欲购买下这个农户的全部玫瑰枝条,而该农户却提出了一个条件,买玫瑰可以,但要教他玫瑰的种植技术。郑继兰爽快答应,花了50元/扎(20枝)的高价购买了500扎“艳粉”玫瑰。2002年之后,她又连续购买了一些新品种,如“巴比伦”、“雪山”等市场畅销的新品种。郑继兰告诉笔者,寻找和购买新品种的过程,她也上过当,有一次,她花花1.5元/株的高价买了一个所谓“俏新娘”的新品种,苦心种植待到花开之时,她才发现这个品种更本不是“俏新娘”,而是不可用作商品切花的蔷薇。 吃一堑,长一智。自从购买市场上不正规种苗受骗后,她把目光瞄向了国外的知名育种公司。终于,2006年5月份在KIFA及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她同德国坦陶玫瑰育种公司的代理商——昆明华兰农业有限公司签定了1万株“北极星”玫瑰新品种专利种苗的购买合同。据了解,目前郑继兰正准备下种第一批新品玫瑰,这些玫瑰将于明年初与消费者见面。至此,郑继兰成为了自鲁荣华之后,第二个通过正规途径合法购买国外专利玫瑰品种的花农。 爱心创企业 十多年间,做出了一个个惊人的举动,一次次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后的郑继兰,今年8月份又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昆明郑继兰花卉公司。说起成立公司的初衷,郑继兰说:“我有一块130亩的玫瑰种植基地,它位于昆明市宜良县汤池镇上达村,这里的农民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我亲眼看到有的农户因没钱看病而早早地离开人世,有的孩子因没钱上学而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有的家庭父母为了能给儿子取媳妇宁愿带病为我打工,甚至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去打工出卖力气。为要让农村脱贫致富,我决心成立一个花卉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而不是我个人的名义去带动和联合更多的花农种花。” 郑继兰告诉笔者,最近公司招聘了两个女大学生。对于新人,她说:“我告诉他们的话还是跟我以前告诉工人一样:只要我有吃的,就有你们吃的,钱不是最终的目的,本领才是人生的财富。”对待公司的员工,这位农民出身的老总,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和帮助他们。而工人们除了一心一意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也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采访郑继兰的时候,郑的司机马先生告诉笔者一件公司常发生的事情,郑继兰因长期在外奔波,没时间洗衣服。于是,工人们便悄悄把她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当然,这虽然是件日常中的小事,但却非常少见,也令人感动。 决心做品牌 说起郑继兰这个人,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但如果提起“继兰花卉”,可以说斗南人特别是批发商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个品牌。从进入KIFA那天起,“继兰花卉”就受到了众多购买商的追捧,特别是白玫瑰“坦尼克”和“雪山”,其平均售价超过1元/枝,高于市场均价的20%。 继兰花卉公司竭力生产出高档次的玫瑰产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参加各种展览会和各种活动,与国内外客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宣传自己,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今年的昆明国际花卉展和重庆花博会等国内花展上,继兰花卉以优质的花卉产品获得了众多客商的关注,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这些年来,继兰花卉以诚信为本,严格按照KIFA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采后处理规范进行操作,其成交量、交易额、出口量和出口额逐年上升,2003年成交46万枝玫瑰,交易额达15万元,出口20万枝,出口额达14万元;2005年供货80万枝,成交金额39万元,出口近50万枝,出口额高达40万余元。由于成绩显著,继兰花卉于2005年被KIFA评为十佳供货商之一。仅今年上半年,继兰花卉就完成国内销售68万枝,销售金额近20万元,完成出口72万枝,出口额达到74万元。郑继兰说,今后公司将向其他知名企业看齐,争取作花卉名牌,带动更多的农户种花致富。 编辑:红豆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