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多,来谈的人出价在500元左右,连根挖走。”
![](http://sr.yuanlin.com/UploadFiles/200606/200661911219806.jpg)
6月12日摄于长沙市万家丽路某段,该路段上的香樟大都由“骨架”移栽而来
一连几日,记者在长沙市所属的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农村走访,所到之处,几乎没有见到一棵像样的树。6月5日,记者在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采访时,从一位从事花木生意的刘老板口中得到证实:“现在,周围几个县市除了挂牌保护的,别说是大树,就是值钱点的树蔸也基本上被我们挖光了。”
“那你家花木苗圃里的大树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记者问。
“一是农民自己送上门来的,二是从江西、广西和湘西的山里挖来的。”刘老板说:“现在湘西管得紧些了,那里的大树基本上运不出来。”
“主要是什么部门管这件事情?”
“林业部门。”刘老板吸了口烟,嘿嘿一笑说:“其实,管不管还不是一回事?只要肯出钱,什么样的树都可以弄得到手的。”
老板娘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大树“出生地”
6月12日,记者佯装大树贩子来到宁乡县油草铺的一花木苗圃基地。该处位于319国道旁,记者去的时候老板送树去了长沙市区,听说是来买树的,老板娘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老板娘说,他们这个花木苗圃基地经营7年多了,“主要是提供樟树,大的小的都有。大到50、60的都有。”
“50、60是指树的直径50cm、60cm吧?”记者问。
“是的。”老板娘冲记者笑笑:“你还蛮懂行啊。”
“我今天只是代表我们公司的老总来看看树,具体还是要我们老总来定夺的。你这30的樟树是什么价?”
“我们这里树多,很便宜的,如果不包运包活,1500元一棵。”
“如果是包运包活多少钱一棵?”
“那就要具体谈了,2500左右吧。”
记者煞有介事地和老板娘在花木苗圃基地边看边谈,就在基地的路边,有两棵被剧掉了树枝的大樟树躺在地上晒太阳。记者走近一看,发现这两棵大樟树的根已被剧断,整个树蔸被一团泥土包裹着。
“这两棵树是刚挖回来的吧?”记者问老板娘。
“是前天挖的。”
“在什么地方挖的?”
老板娘支支吾吾半天,只是一股劲地说:“山里挖的,山里挖的。”
“这样的大热天放在这里晒,不怕树死了吗?”记者说。
“我们马上栽的。”见记者这样说,老板娘诉起苦来:“我们做这生意其实也不容易,好不容易买10棵树回来,真正能够栽活的也就是六七棵。”
记者在此地看到,有好多棵树其实都要死不活,有的甚至整个树干已经干涸,成了黑乎乎的一根光杆。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刘老板告诉记者:“做大树进城生意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是不是怕被处罚?”
![](http://sr.yuanlin.com/UploadFiles/200606/200661911325716.jpg)
6月12日摄于某花木园,图中被围起来的这棵罗汉松就是从广西深山老林里用直升飞机吊着运出来的
“那倒不完全是,主要的风险是直径上了30cm的树移栽的成活率非常低。”刘老板以樟树为例说,移栽一次成活率只有70%左右。“凡是进城的大树都是经过两次移栽的,这样折腾下来,树的成活率最多50%。”
“为什么成活率这样低?”
“人挪活,树挪死。本来大树就难栽活,加上为了运输方便,去头断枝的,你要它怎么活?”
直升飞机从深山吊出的大树叫价150万元
在业界,人们把移栽进城的大树称为“断头树”、“骨架树”。之所以这样叫,就是因为栽在城里的大树不再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只剩下一个光溜溜的躯干。
刘老板所在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地处长沙县和浏阳市交界处,沿浏阳河两岸分布,下辖有9个乡镇。根据规划,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面积将达1191平方公里,从而形成百里花木走廊、万顷基地。到2020年,整个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总产值将达到100个亿。
“这些诱人的数据其实有好大一部分是因为大树进城的结果。”刘老板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这几年,真正种植苗木和花卉的农民没有赚到什么钱,赚钱的是那些做大树进城的生意人。”
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2003年,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一个老板出售了一棵罗汉松给醴陵市绿化某大型广场。这棵树“实际上只花了12万多元从江西买来的,加上运输、人工等费用,也就花了18万元左右。但一年后,这棵树卖到醴陵价格居然达到了58万元!”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