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因地制宜搞规划 以企带村促进花木..
·从暴利阶段向微利阶段过渡 薄利多..
·行业提醒:拓展日本花卉市场要注..
·上海:申隆生态园 “依托旅游、服..
·开花店的经营法宝:生意红火 创新..
·移花接木枯树迎来第二春 农民致富..
·旺季开业又遇旺年 婚庆礼仪店为啥..
·“红叶时代”:如何判断彩叶树的..
·上海:水晶花坊前景看好 开店选址..
·七点建议:给您的鲜花生产增光添..
第一桶金More...
·“草坪热”降温 城市园林建设应该..
·大二学生包下学校花卉业务 毕业后..
·保“鲜”新方法:时尚的干燥花与..
·时尚手工制品受欢迎 假花也能结出..
·苏州:世界杯临近 微型球星盆景吸..
·苏州微型花卉亮相 制成挂件惹人喜..
·自动养花:不懂园艺也养花 懒人有..
·上海流行仿真花 越来越多家庭青睐..
·景天植物绿色奇葩 既可绿化,又可..
·上海:水晶花房植物挂链捧红“农..
经典案例More...
·万仁全:研制仿真鲜花 小花艺成就..
·浙江省花协零售业插花分会会长吴..
·云南:花香扑鼻小康村——农民种..
·种花动脑筋效益往上升——花农创..
·花木产业俏枝头——记金坛尧塘的..
·小小树叶致富百万——记铁富镇银..
·天目湖畔的艺兰人——溧阳农民刘..
·访杭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
·民间“植物克隆家” 一个普通的退..
·一个农民的育花经 记深山“茶花王..
  园林商人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大树进城半数死亡 直升机深山吊树叫价百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范亚湘 郑彦  日期:2006-6-19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甚至某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不同场合也大肆宣传:“你们种植花卉苗木的就应该要多向某某老板学习,一棵树赚40万,这是什么概念?”

    有了先例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大树进城的巨大经济效益。用刘老板的话说:“卖棵树苗甚至赚不到一元钱,卖棵大树至少也赚千把,谁不愿意赚大钱那才是傻瓜……”

    5月18日,记者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驱车从长沙县进入浏阳市的柏家镇,看到沿路两边经营大树的商户一家挨着一家,说句大实话,整个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真正有看点的就是参天的大树。只是很大一部分新进和已经枯死的、毫无生机的大树置身于嘉木林立之中显得很不协调。

    记者了解到,在长沙所属县市,除了封闭式的公路两旁难见经营大树的商户外,几乎每条公路旁都能看到成片的“断头树”、“骨架树”。

    “这样大的树你们是怎样从深山老林里运出来的?”记者问刘老板。

    “一般是和树的主人谈好价后就修一条简易的公路,然后将挖机和吊车开进去再用汽车运出来。”

    “你们实际是在破坏原生态,也是在破坏环境。这样浩浩荡荡就不怕被主管部门发现?”

    “前几年是没人管,好像是去年的时候出台了一个管理方案。”刘老板轻松一笑,说:“发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花点钱就能够摆平。”停顿了一会,刘老板以特别羡慕的口气说:“我告诉你,在我们这一片,有一棵罗汉松就是租用直升飞机从广西大山里吊出来的,现在这棵树的叫价在150万元左右。”

    6月12日记者去看了这棵令很多大树贩子企羡的罗汉松。就见树一边发有一些新枝一边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整个树干被脚手架包围着,以方便进行管理。不过,这个膀大腰圆的家伙论重量少说也在六七吨以上。

    被喻为植物熊猫的红豆杉也能在花木苗圃见到

    某大树贩子对记者说:“大树进城肯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有的地方因为树被挖走了造成水土流失,周围环境、空气都有改变。但是,这个事情如果只是指责我们这些经营户也是说不过去的!假设没人愿意出钱让大树进城,这个行当自然没人做了。”

    仔细一想,他的这一番话也不无道理。市场的需求加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的缺位,使得大树进城几乎是一路畅通。而且,据记者观察,大树进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在长沙,可供进城的大树除樟树外,还有罗汉松、银杏、桂花树、贡桐、榆树、栗树和枫树等。这两年,就是被喻为植物熊猫的红豆杉也能在一些花木苗圃里见得到。6月12日,记者在宁乡县油草铺暗访时,见到一棵“奇异”的的树。“这是去年从四川蛾眉山弄来的,叫菩提树。”老板娘欣喜地告诉记者。

    6月12日,记者顶着高温来到长沙市万家丽路,发现整个路的两边几乎都是栽种的“断头树”。经过对死亡大树的不断更换,这一条路两边的樟树已基本成活。然而,这些曾经的参天大树如今都没有了大的树枝,树枝都是近一两年新长出来的。

    在长沙“雨花市民广场”上,记者看到了六棵热带植物。而长沙属于温带地区。“这些热带植物不知道是苏铁还是加拿列海枣,反正每一棵价值都在八九万以上。”一市民称,“这些热带植物在长沙活得并不好,听说有的还是中途换的。”

    “这些热带植物原来有的死了吧?”记者问。

    “水土不服,哪有不死的?”

    刘老板说:“你们城里人说起来文化水平高,但是,根本就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为了好看就一味地用大树去绿化。这几年更是奇怪了,什么树只要是大的就有人要!就连年代久的杂木树蔸,也有人买去了。”

    记者在长沙市雨花区政府门前的一条路上看到,道路两边每隔一棵“断头”樟树就种有一株红桎木。据刘老板说,红桎木适宜生长的地方是有石头的山坡上,且生长速度相当缓慢,将之作为行道树美化城市和道路,实则是“外行才干的蠢事”!

    在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一些苗圃里,还有动辄就是成百上千年的各种杂木树蔸出售,刘老板说:“这些杂木树蔸没一根不是从原始森林里挖出来的……”

    一位专家这样评说大树进城:“明明是违背自然规律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为什么还有那样多人热衷去做?凭什么美化城市要农村做出牺牲?”

    我不好说 
    范亚湘

    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每次外出采访都几乎没被难倒过。然而,这次对大树进城这个话题的采访我却被难倒了好几次。

    先是原来给我提供线索的人关键时刻爽约,经多方打听,给我的理由是“他们那个地方做大树进城生意的人太多了,以致多得成了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的人打招呼不让报道。”好不容易我自己直接去找经营户采访,他们不是回避就是一副“吃了肉还骂娘”的态度:谁叫你们城里人发宝气,如果城里人不需要大树我们谁还去做这生意?

    真是不无讽刺。谁都知道大树进城是典型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然而,就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一产业居然还越来越红火!城里人为了使城市漂亮大量购进移栽,经营户为了能够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到农村寻访开挖,而农民们咧,几乎只要能卖到钱就开卖!在这一过程中,明明知晓其行为是错误的,但谁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一位植物学家告诉我,每一棵树之所以能够在当地生长成百上千年,主要是那里的土壤、水和气温适宜它生长。现在,人为将原来活得好好的大树硬性地移栽到城里来,无外乎是舍本求末的愚蠢行径。姑且是否适宜树的正常生长不论,光是两次移栽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就是十分可怕的。这位植物学家不无气愤地说:凭什么美化城市要农村做出牺牲?

    也许这位植物学家的言辞有些过急,但他的话我却无力反驳。只要仔细想想,他的气愤又何尝没有道理?可是,难道我们就听任大树进城这种行为无休止地发展下去吗?难道我们的管理者就真的如某些经营户所说的一样:只要有钱就能摆平!

    我只是一个记者,虽然多年的职业生涯使我养成了凭事实说话、说良心话的习惯。但是,当我采访完大树进城这个话题后,有许多话也还的确不好说。再说,我又能去说谁啊?农民穷,卖一棵大树的收入或许就能解决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的问题;经营户想赚钱,而且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还暗中鼓励;城里人想美化城市使市民有个好的环境,何况这几年什么园林城市、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评比都强调绿化美化……唉,不但不好说,还说不清!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个是非曲直。无疑,大树进城也必然是有个说法的。可能是由于我才疏学浅,仅仅只能看到这个几乎人人都知晓的现象。不过,我还是想说:我们曾经领教过违背自然规律后给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灾难的深刻教训,难道还要再次去领教吗?

分页:[1] [2] [3]

编辑: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