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走进百乡镇:大石山披绿装 加方金..
·环江林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泡桐成为鄱阳8万农民的“发财树”..
·在农田里培育创业之花
·老河口“林产品加工工程”助农增..
·莱州:红玫瑰种出“金”效益
·五彩红叶杨 缤纷致富路
·镇康:“绿叶子”变“金票子”
·山海关樱桃成农民致富果品
·标准化种植引入江都苗木业都成摇..
第一桶金More...
·离婚少妇闯上海 1.2元创业起家
·200元买花种起家 成“花卉之乡”..
·徐金永 金鹰鸽:创业梦想开出一片..
·周正东:在创业的天空飞翔
·郑黎军:退伍军人致力圆起绿色梦..
·罗金翠:走出传统的花卉创业者
·谢小平:80后村官用金银花为村民..
·“泥腿子”朱新建的创业路
·刘展伟:弃教务农种苗致富的大学..
·冯焕娣:“见风使舵” 创业成功
经典案例More...
·沛县:邓园村“城郊经济”“钱”..
·农民点“石”成“金”
·陵川山成“聚宝盆” 林变“摇钱树..
·隆回“三朵金花”卖出12亿元
·让森林成为产业
·北华村30年刨出3000亩致富林
·玉米地改种花草 花乡延庆成色彩海..
·歙县树桩盆景致富万千乡邻
·湖南:双峰县楠竹成农民“摇钱树..
·思路一变天地宽,昌邑苗木业“转..
  园林商人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森林之“殇”——山西省“森林变迁史”触摸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冯潞  日期:2010-9-19

    开篇

    山西森林的现状如何呢?应该说一切正在恢复阶段,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虽然森林覆盖率在明显增加,但有数量、有面积,无质量(有林也不成材),传说中的合抱大树非常稀少。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由得把希冀放到古代,试图从中看到一丝安慰。

    评估山西历史上的森林,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自古森林很少,因为黄土地不适合森林生长;另一种说法,山西远古森林分布普遍,只是后来逐渐减少了。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我们只能看史料,史料愈往前愈模糊,剩下一鳞半爪,而且真伪难辨,那就只能借助考古,但考古也很有限。除此之外,我只能参考有关专家的文存,譬如已故史地大家史念海先生的《山河集》中《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一文的系统论述,还有网搜等等。现在,让我们在这些先贤引导下,展开对山西古代森林的探索。

    在山西古代,森林分布是否很广泛?

    有信息显示,远古时代,山西曾是一个生态伊甸园,水多、森林草木多,气候也好于今日。随着人类进化,生态环境持续呈现出恶化状态。山西作为多山之地,对于森林、水源涵养具有某些优势。虽然不及江南之地,但绝不是今日之光山秃岭、生态破败之象。原因之一是山西远古的山地、盆地地形及其较为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森林发育保持。

    那么,山西古时的森林存在能够好到何种程度?有数据显示:约在新石器末期,山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参考《中国农史》中《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换句话说,山西一半多土地覆盖有森林,而且是规模惊人的原始森林。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雁门关外的描绘是“山大乔木,连跨数郡,万里林集,茂林阴翳”。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说:“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河水流量大、池沼湖泊星罗棋布、绿色遍野、水草丰茂,是人类栖息的理想之地。”

    因为山西那时候森林多,生态好,水土流失小,黄河及众多河流水量很大,且河水清澈,沙尘暴应该比较少见,动物种类丰富,现代中国难得一见的动物随处可见。许多处考古可以证明。

    如此广布的森林,它们是如何消失的?

    森林衰减与人类进化有密切关系,与自然因素也有关。但人为因素更大一些。

    首先设问:山西古代森林持续下降的趋势是否逆转过?我以为,可能性不大。到战国后期,山西省森林覆盖率由63%下降到50%左右。晋南的汾涑河流域和太行山南的河内地区的森林部分减少,但比较缓慢。这是第一个时期。

    秦汉至唐宋时期,山西森林如同冰川一样进一步缩减至40%,其恶果是平原地区的森林彻底消失,山地森林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代之以土壤裸露的农田。这一段,森林破坏的速度相比于先秦时期已经十分迅速。

    明清时期,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有资料显示,到清初,山西的森林覆盖率由宋代的40%下降为18.8%(《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其原因是土地开垦、建筑用材和畜牧业的发展。连史地大家史念海先生也在文中惊呼:明清时代“是黄河中游森林受到摧毁性破坏的时代”,“这种摧毁性的破坏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

    公元1700年-1949年,森林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山西森林覆盖率仅余2.3%。森林已经少得可怜。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人工林极少。我不禁想,如果战争、内乱不是在1976年结束,如果再持续几十年,那么仅余的森林可能就是遥远的记忆了。

    总的来看,古代森林遭破坏经历的是先平原,后丘陵,再山地的过程。
推荐阅读:

环江林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贵州7亩山林被夷为平地 村民反映未果砌墙封山

肆意采摘 森林公园成“开心果园”

丁月钦:枝叶生财 花草致富

分页:[1] [2] [3] [4]

编辑:王欢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