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实创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华
中国园林网7月10日消息:西山脚下、上风上水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是中关村的专业园区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占地3.6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75万平米,绿化率超过了50%,容积率仅0.48。其总发展商北京实创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是海淀区政府直属的国有控股企业。
自2005年开园以来,雀巢、华为、中国人寿、光大环保、中科海讯、佳讯飞鸿等诸多世界级名企欣然入住;07年实现产值71个亿,税收3个亿左右,而随着原动力空间二期每栋3300平米企业独栋产品的推出,更是吸引了一大批“蹬羚型企业”(业界对高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的称谓),形成了争先恐后的抢驻风潮。
作为北京诸多科技园的一个,主要招商对象为环保新能源与通讯等新兴行业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颠峰型和蹬羚型企业的共同选择?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实创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华先生。
赵玉华先生表示,在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创建的过程中,坚持了“天人合一”自然发展观和“壮我中华”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这理念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对在二十年来中国科技园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病的反思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西山双重文化意义的深刻解读的基础之上的。
科技园之“痛”:缺乏生态环境?缺乏文化传承
一直致力于科技园区创建工作近20年的赵玉华先生亲眼见证了中关村从田间村落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般演变的全过程,特别是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更是倾注了赵玉华先生近10年的全部精力与心血。
但在繁华喧闹之后,赵总冷静地发现这种迅猛发展的科技园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与问题,赵总说,“物速成,必疾亡;慢就,则善始善终”。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很多科技园区的工作来不及认真思考就做了,发展的速度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这里说的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的环境。
赵总指出目前科技园的建设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
首先,科技园普遍缺乏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的抚慰。北京某著名健康体检中心通过对中关村企业家、创业者生理、心理和体质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发现,80%以上的中关村创业者、企业家、科研人员患有颈椎病,50%以上的中关村中青年创业者患有骨质疏松(而这本应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有40%的企业家有强迫症。
究其原因,赵总认为,这与中关村人士通常所处的办公环境不无关系:高层写字楼建筑给人惯有的压抑感,在钢筋与水泥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缺乏沟通缺乏充足的户外阳光,缺乏生态环境对压力的舒缓。而这样的环境势必造成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赵总认为即便是国际上所标榜的原生态科技园区,也并非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现在西方一些标榜原生态的园区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物质上优越的环境,而缺少但对人的心灵上的慰藉,尊重人的感情的元素太少。
其次,中国的科技园普遍缺乏本土的文化积淀与情感沟通,西化痕迹明显。
目前国内建科技园区的模式大多数为跟风,到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学习考察,然后再照搬照抄,完全忽略了中国本土所具备的历史文化沉淀,结果造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其实,西方的科技园区确实有些地方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但如果一切生搬硬套,只会东施效颦,越做越没有出路。
赵总不禁感叹:中华文化如此悠久灿烂,中式园林经验如此深厚不凡,为什么建科技园对中华老祖宗的智慧熟视无睹,却要跟在洋人后面“拾人牙慧”呢?
造园之前要先读得懂“地理西山”和“文化西山”
赵总和他的团队一直有个夙愿:选择一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异常丰富的地点,开园招商,建设拥有能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园区风格的原生态科技园。这个心愿在他2002年接手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创建任务之时,开始得以实现。
造园之前他认真考察了该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现该项目所处位置自然条件之优越、文化底蕴之深厚正是自己所梦寐以求的。
项目西、南两面被西山环绕,离最近的山脚仅600米的距离,赵总告诉记者,在造园之前,他要求团队包括他自己都要对西山进行深刻的研读,要能读得懂西山的双重意义:一是自然条件下的西山;二是文化意义上的西山。
北京西山,素有"京城绿肺"之称。区内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净化空气纯度为市区的5倍,含负氧离子为市区的150倍。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3-4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5%。
自古以来,西山一直是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的吟咏之所,憩息之地,诞生画家的风水宝地,也是佛教的文化中心,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借得西山秀,添来景物新”。
赵总告诉记者,西山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代表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心灵密码和历史图腾。“黄金有价?西山无价”。
而项目更是汲取了西山的最精华的部分,项目周边集中了西山最值得骄傲的阳台山风景区、鹫峰森林公园和曹雪芹小道等等。
距项目向西三分钟车程便是西山山脉中著名的阳台山,它以在北京周围最早见日出而闻名天下。阳台山拥有始建于金朝章宗时代的“八大水院”的两院:金水院与清水院。
金水院里有银杏树,它是我国著名的植物活化石;山上的泉水为金山泉,当地人烧水的水壶用了几年一点水碱都没有。清水院即大觉寺,至今还保留着始建于辽咸雍四年的辽代石碑。
与项目距离很近的鹫峰森林公园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北京林业大学的试验林场。鹫峰曾是辽代屯兵的72营之一。这里有我国三十年代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地震台。“峻岭逶迤山入画?雄鹫振翅羽生风”
从项目往南一百米即是曹雪芹小道和白家疃村,相传,曹雪芹晚年从黄叶村迁往白家疃村,走的就是这条小路。白家疃村现有大量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化遗存与民间故事。文豪已驾鹤西去,而土地灵气犹存。“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赵总说,对于项目土地的自然资源之丰富、文化资源之优越,如果不做出能够与之相配的园区,又如何对后人有所交代?
天人合一绿法天下——国内第一个绿色示范科技园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人合一是所有艺术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天,天理,天道,即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人性,人道,即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天人合一,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赵总一再表示:要对一切生物的生命表示尊重,尊重生物,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之于大山”。对自然来说,人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又凭什么能够自尊自大呢?尊重自然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赵总要求每一位进入园区的工作人员,要对大自然有一份敬畏感。要真心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真心为惊扰到这里的生命而歉疚。为此,他们为园中的飞鸟搭建鸟巢,为松鼠放置小屋。
赵总倡导“把房子种到树里”,而不是为建房子而造树,切切不可为建几栋房子把自然破坏掉,为了保证一棵30年的杨树不被迁移,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将原来早已规划的道路改道,其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可见一斑。
因此当记者拿到下面几行数据时,也就不甚奇怪了: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40倍,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仅是市区的1/32,1万种温带植被遍布园区。30余种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翠鸟、白鹭、野鸭、梅花鹿、野兔、松鼠。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生态环保总体规划建设的科技示范区。赵总要求入园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他们制定的“绿法”:如要求园区各场地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保证原有生物生存条件不宜遭到破坏,并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水系。各场地的古树、名木,应得到妥善的原地保护。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生物廊道,保证场地内生态系统与周边的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对园区各区域场地鼓励采用屋顶绿化。
赵总非常反对入住企业用围墙将自己包裹起来,环保园的园区没有围墙,也不允许建造围墙,他觉得围墙是人与人之间防备和冷漠的象征。
赵总说,首先我们开发商的企业应该率先遵守这些绿法,起到表率示范作用。以带动入住企业都遵守。他说只有开发商先约束自己,才能在约束入驻企业,才能尊重环境、享受环境、维护环境,最终将环境永远的保护下去。
除了对自然的尊重以外,赵总还在国内率先从事着节能降耗的尝试。环保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先后建设完成风力发电示范工程——风能发电、水源热泵工程、太阳能路灯、等。2007年,环保园投资并建设完成雨水收集和实验室用水再利用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据推测,两个雨水收集池每年可实现净三万立方米的水的收集,有效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示范作用。目前,园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预计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包括生态水景、雨洪利用、功能性湿地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内的系统工程,先期投资200万元建设的5000平米功能性湿地已基本完工,使园区内水资源循环利用效能得到最大提升。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尊重自然、节能降耗的做法赢得了官方和学术权威的高度认可。园区通过了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袁镔教授和王大伟博士将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评价为“环保方园?绿法天下”。赵总将之高度概括为:山自然、水自在、人自由、情自得。
家国情怀传承文脉——国内第一个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符号的科技园
赵总一直心怀有“壮我中华”的坚定信念,他一直坚持要建造展现中国人自己风格和传统的园区,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环保园要以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为园林支撑,在园区融入中国元素,作为文化传承再现历史。
在造园的过程中,赵总带着团队考察了几乎所有中国有名的园林。借鉴和吸收了大量中国元素的园林小品经验。在园区里,随处可见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雕塑小品,这些雕塑富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与内涵,与西山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栩栩如生的农夫雕塑、木质水车、古代吊桥等等小品让每一个进入园区的中国人都不禁停足顿首、默默相望。时间在这里穿梭倒流,现代与古代在这里汇成了交集。
园区小品能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华情结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
如此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之相对的是世界型名企在此云集,这象征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在农耕时代赢得了世界强国的地位,而在如今科技创新的时代,随着一大批民族企业的成长壮大,中国也必将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基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赵总表示,愿意服务于一些民族企业,帮助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与引入500强国外企业相比,他更愿意培养出一大批500强的民族企业。
这样的定位也就解释了二期产品设计中,设计了每栋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独栋产品(独栋独院,可分可合)的由来。赵总说,这样的产品更适合正在高速成长的民族企业。
每栋配有450㎡的独立花园;每栋均有近距离、专属停车位;每栋均有露台、景观台;每栋均可独立冠名、独立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独栋花园办公”。
另外,科技园也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完备的服务体系。具体有咨询平台:提供园区产业方向、招商流程、优惠政策、建筑手续等涉及投资的所有咨询;政策平台:所有进驻企业可享受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同时可享受海淀区“关于支持海淀园专业园区(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的财政转移支持办法”等优惠政策;信息平台:园区为进驻企业提供了全光纤电信网络,和优质高效的语音、数据、互联网信息平台;金融平台:提供银行按揭贷款和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定制平台:园区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结合环保园的各种资源,为客户量身打造写字楼、厂房等设施。
后记:随着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原动力空间二期的开盘,赵总和他的团队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第三代科技园区的理论也日益成熟。(注:第一代特征:自发形成,规模聚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代表;第二代特征:统一规划,产业集聚,但缺乏园区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互动,以国内目前的所有科技园区为代表),此理论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是在绿色生态环保和开发基础上,以节能和降耗为重点,实现区域内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和谐。
北京实创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华先生
个人点评:赵玉华先生以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为基地,积极探索“中国第三代科技园区”理论,将中国目前流行的“企业独栋”的办公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峰。他在国内第一次把“原生态”的自然发展理念与科技园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把“大中华”的文化传承理念与科技园的建设联系在一起。赵总愿意让他为之服务的园区内民族企业繁荣昌盛、壮大,走向世界之巅,而自己更愿意在幕后,做垫脚石般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