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永民:致富路上“荷花”香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日期:2008-7-14
中国园林网7月14日消息:本是荒草遍地的河沙滩,却变成了碧叶连天的旱池藕生产基地。泗水县大黄沟乡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民功不可没,这位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学科技用科技大比武活动先进工作者,带领村民六年来发展旱池藕600余亩,年收获优质白莲藕1800多吨,纯收入近200万元。
南庄村位于大黄沟乡东部,村边石猪河、黄沟河交汇而过,全村600多名村民守着636亩薄地,靠天吃饭,村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1990年,刘永民担任了村支书,当时村集体外债2万元。“如何带领村民尽快致富?”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追求,他常常望着村边的河滩荒地出神。 1999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永民得到一条信息:平邑县峡矸村农民在荒坡、沙滩上种藕致富。刘永民眼前顿时一亮,这不正是南庄村的发展方向吗?他和村两委成员们前往峡矸村参观,听着种植户的经验介绍,望着山坡上一池池莲藕,刘永民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乘兴而去,满载而归,刘永民马不停蹄地向村民宣传:在河滩地建设一亩“旱藕池”,成本不过4000元,可连续使用20年,每年折旧200元;旱池藕亩产量2000至40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格0.8至2.4元,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不料,他费尽口舌,村民们却按兵不动,闲言碎语随之而来,有人甚至讥讽他瞎胡闹,原来打算种植旱池藕的部分党员干部也打起退堂鼓。一番好意,却无人领情,刘永民并没有沮丧,他不声不响地联合几位村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第二年谷雨时节利用河沙滩建起了50亩藕池。 万事开头难。刘永民他们种下了10000多公斤优质藕苗,他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万一失败了,不仅20多万元投资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村民们将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双重负担,南庄村的脱贫致富不知又要推到何时。过了一段时间,藕芽开始长出来了,但是有的藕池出芽率较低。刘永民急在心里,他到乡里请来了科技人员帮助查找原因,解决了技术难题。荷叶一天天长大,藕挺一天天长高,种植户们心里乐开了花。这年深秋季节,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大丰收:平均亩产3000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达到2元多,亩收益6000元左右。身教胜过言传,村民们纷纷找到刘永民加入到种藕的队伍之中,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上升到3080元。 小小的莲藕牵出了一条致富路,引起了大黄沟乡的重视。乡里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以南庄村为示范,把发展旱池藕作为产业化扶贫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立了莲藕开发办公室,为农民提供产销服务,协调信用社发放旱池藕种植贷款,组建60人的技术服务队,提供建藕池、选种、种藕等服务。全方位的服务,带动了全乡发展旱池藕4500余亩池藕种植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该乡被省扶贫办命名为“省扶贫开发特色产业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富民强乡的新路子。 编辑:栀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