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25日消息:看这张照片的主人公,他穿着T恤衫,下套大短裤,脚蹬塑料凉鞋,踩在矮梯上进行桉树的杂交授粉,一副“专业林农”的样子。
这位“专业林农”就是甘四明博士,现任职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别看他干的是“林活”,这活可不简单——热带林木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实,上大学前,甘四明没想过要研究生物科学。机缘巧合,他被分到了生物学系。在日积月累中,他慢慢觉得生物学是一门很值得去钻研的学科。特别是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白嘉雨——热带林业研究所前任所长的指导下,他开始对林木遗传育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做研究是比较辛苦的,有的数据得出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兴趣的话,会觉得非常累,那还不如去干别的事。”
在兴趣的带动下,甘四明开始了桉树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研究。
桉树是世界上三大类速生树种之一。尽管我国的桉树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但其经济效益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甘四明说;“近些年来,桉树发展很快,对发展山区经济、提高林农收入产生了明显的作用。然而,桉树种植还大有潜力可挖。进行良种培育是提高桉树经济效益的一条捷径。”
但是,传统的育种研究方法有其局限性,比如研究周期长,环境条件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突破常规育种的一些局限,尽快找到那些控制林木生长和木材材性的基因或者基因组区域,从而对重要的经济性状进行分子育种。这样,既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也节约成本。”甘四明介绍道。
甘四明从2000年开始筹建热带林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目前他是我国唯一开展热带林木基因组研究的课题组负责人。他的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桉树为代表的热带树种的基因组研究,构建了桉树遗传图谱,对基因组的覆盖度达95%以上,并将控制生长和扦插生根等重要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到遗传图谱上。此外,他还与澳大利亚同行合作,在桉树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他正带领课题组开展桉树重要性状相关功能标记的研究。
回忆项目刚开始时的情景,甘四明感慨颇多:“起步是艰难的。1996年我开始研究热带林木基因组,那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资料、没有人员、没有实验室、没有经费,困难很多。幸运的是,当时在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副校长的指导下,我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把工作做起来了,此后自己筹建了实验室。”
除了研究桉树,甘四明也会搞一些“副业”。他的课题组率先系统地收集了重要商品藤种的种质资源,建立了种质资源收集圃和育种基地,开发了一个与单叶省藤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这一技术可用于苗期性别鉴定,为我国藤产业的良种培育及其推广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和技术基础。此外,他还系统地收集了我国木兰科速生树种合果木的种质资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为此树种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材料和理论基础。
研究项目如此之多,甘四明却从未觉得很累和枯燥。他反而觉得这其中充满了乐趣与希望。“虽然有时必须加班,但我并不喜欢加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提高效率更为重要。每天做做运动、陪家人散散步,有时打打篮球,对提高工作效率都有好处。”
他曾在《Genetica、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ThePlantJournal》、《NewPhytologis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02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其参与的研究成果“中国云南省热带阔叶树种造林技术开发与示范”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2008年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届杰出青年”称号等等。这些荣誉在他眼里并不是一件值得特别在意的事情,他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将来还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使我国在热带林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研究中有自己的特色。”充满信心的甘四明说。
周耀庭:红豆杉转型发展 从致富一地到造福四方
记济南荣昌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龙生
开放的中国用建筑与世界对话 与中国馆总设计师面对面
记国家桉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旭东:追求精彩人生 |